北京商报讯(记者杨月涵)7月10日,中国疾控中心公布了“年6月至7月北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进展(二)”。初步判断此次北京市新发地市场相关的聚集性新冠肺炎疫情是通过污染环境、物品、人员接触等多种暴露方式导致的一起较大规模的暴发疫情。疫情迅速扩散到北京市多个区和其他省份,并在有关市场、家庭、单位等发生了29起新发地相关聚集性疫情。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及病毒基因测序结果分析,引起此次疫情的毒株为L基因型欧洲家系分支I,排除由动物病毒外溢传染人导致本次疫情的可能。病毒如何引入市场以及在市场内的扩散、传播机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6月11日北京市发生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相关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发疫情后,通过加强病例监测,对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新发地批发市场可疑暴露者、新发地周边小区居民和部分重点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筛查和健康随访等措施,北京、河北、辽宁、四川、河南、浙江、天津等省市又陆续发现、报告多例相关病例。
截至7月6日24时,本次新冠肺炎暴发疫情共报告病例例(包括确诊病例例、无症状感染者38例)。疫情波及7个省市,其中,北京市共报告病例例(确诊病例例、无症状感染者31例)、河北27例(确诊病例21例、无症状感染者6例)、辽宁3例(确诊病例3例)、四川1例(确诊病例)、天津1例(确诊病例)、浙江1例(确诊病例)、河南1例(无症状感染者)。
中国疾控中心对北京52例确诊病例样本的新冠病毒全基因组高通量序列测定结果显示,与武汉参考毒株NC_序列相比,所有样本在CT、CT、CT、AG四个位点发生突变,并且在-位点发生GGG突变为AAC,符合L基因型欧洲家系分支I基因位点的突变特征。河北、天津市确诊病例样本新冠病毒全基因组高通量序列与北京病例样本的全基因组序列%相同,同样存在相应的变异位点,同属于新型冠状病毒L基因型欧洲家系分支I。
中国疾控中心称,当前北京市等实施的综合防控措施效果已经显现。相关暴露人员继续发病风险已基本消除,高风险环境、人群均已有效识别发现、处置并纳入管控范围,后续发生新的感染的风险较低,北京市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同时,河北、辽宁、河南、浙江、四川、天津均已有效控制新发地市场相关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