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本草关注2022年医药行业政策梳理,快来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很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年可以说是一个医药行业变革的年份,上半年国家出台了多份医疗卫生政策文件,为国家医疗卫生工作方向做出指示,如政府工作报告、深化医改重点工作任务、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修订、纠风工作要点等。全国统一医保平台的建立,标志着医保信息化、标准化取得了里程碑式的突破,同时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也更进一步。两会上,代表们也纷纷围绕带量采购、创新药和中医药等各项热点问题提出了建议。年的医疗政策中将县级医疗机构的高质量发展作为重点,旨在为进一步提升分级诊疗效果奠定基础。

年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方向

《深化医药卫生服务改革年重点工作任务》、《政府工作报告》和国家多项十四五文件中都规定了年医药卫生事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其中《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四五规划”作为政府顶层设计文件明确我国年医护康养领域关键发力领域。同时,在我国医药卫生改革开启的第13个年头,国家医改领导小组明确提出今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21项重点任务。

《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中提到加快构建有序的就医和诊疗新格局、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着力增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推进医药卫生高质量发展4方面21项重点任务。即加快构建国家-省级-市县级-基层就医和诊疗新格局作为今年深化医药卫生体改革的第一项重点工作,力求形成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诊疗中心起引领辐射作用;医院起辐射带动作用;医院服务能力大大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有效提升的分级诊疗就医秩序。

《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带量采购、医保支付方式、医保基金、跨省结算、振兴中医药等多个医药行业相关重点内容展。报告明确6月底前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同时务必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办法。与年相比,年国家进一步强调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推进工作,并把慢性病服务和罕见病的用药保障纳入重点工作中。

《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将打造原料药+制剂一体化、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等作为未来工作重点,从加快产品创新和产业化技术突破、提升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增强供应保障能力、推动医药制造能力系统升级和创造国际竞争新优势五个方面入手强调要在哟要工业方面补齐短板、鼓励创新、保证质量安全。

加强药品质量监管,出台《十四五国家药品安全及促进高质量发展规划》。规划要求,十四五期末,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深化,批准一批临床急需的创新药加快有临床价值的创新药上市;积极推进疫苗生产企业所在省级药品检验机构具备辖区内生产疫苗主要品种批签发能力;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和临床试验相结合的审评证据体系初步建立,逐步探索建立符合中药特点的安全性评价方法和标准体系。

同时,面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趋势,完善老年人医疗保障体系,扩大老年人慢性用药报销范围也成为医保部门的关键课题。医疗和养老规划在年度被提上日程。《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年)》今年相继出台,要求完善基本医保政策,逐步实现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扩大老年人慢性病用药报销范围,将更多慢性病用药纳入集中带量采购。

医保目录较之前有新调整

年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指出,扎实推动全国医保一盘棋,严格落实待遇清单制度,推动药品目录全国统一,开展药品目录动态调整。地方增补消化工作已接近尾声,医保目录将全国统一,持续22年的医保目调整规则已趋于完善,共种药品正式通过形式审查。

年国家医保目录调整初审名单公示,向罕见病患者和儿童等特殊人群适当倾斜,通过初审的儿童用药11个、罕见病用药19个,其中罕见病用药相较于年增加12个。包含了多款罕见病药物,如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治疗药物利司扑兰口服溶液用散、Ⅰ型戈谢氏病治疗药物注射用伊米苷酶、Ⅰ型黏多糖贮积症的特效药注射用拉罗尼酶浓溶液、庞贝病治疗药物注射用阿糖苷酶α等。

国家医保局就对新冠肺炎治疗药品给予了高度重视,将“纳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以下简称《诊疗方案》)的药品”作为申报条件之一,截止目前,一批新冠治疗用药已被纳入医保药品目录。

鼓励创新、调整基药、加强监管、传承中药为本年度主基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即将迎来新的调整周期。《药审中心加快创新药上市申请审评工作程序(试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的发布进一步明确国家鼓励创新药发展的决心,同时药品质量管理规范、药物警戒和《药品年度报告管理规定》等政策文件也将进一步加强新药监管力度。就目前国家发布的政策来看,医保目录调整、省增补医保的消化和集采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仍将是下半年的医保工作重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