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八旬中医从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临床表现来 [复制链接]

1#

从新型冠状病*性肺炎的临床表现来看

新型冠状病*性肺炎的病因病机与治法

中医对疾病的认识,是从“果”来推断“因”的。用中医的话说,叫做“审症求因”。因此离开病人的临床表现即症状,来谈病因、病机和治法,那只能是空谈。那么,要认识新型冠状病*性肺炎的病因病机与治法,就必须要从新型冠状病*性肺炎的临床表现来谈起。

——前言

新型冠状病*性肺炎的临床表现

(一)、典型症状(据权威者报告):

1,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

2,以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少见:

3,约半数患者多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呼吸窘迫综合征、脓*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酸中*和凝血功能障碍。

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多于1周后恢复〖注1〗。

4,更多的表现为乏力、倦怠、食欲不好,甚至出现一些恶心、胸闷、脘痞、大便溏泻等症状。绝大部分患者都有咽干、咽痛的表现〖注2〗。

依据上面症状,不难看出以肺系症状为主,胃肠道症状次之。

中医治病特别重视抓主症,抓住了主症,等于就抓到了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

那么什么是主症呢?我认为其中发热、干咳、咽干、咽痛,四大症状8个字,是主症。我们要切实抓住这8个字不放。并在这8个字上做文章。

或问,为什么要确定上面四个症状为主症呢?因为:第一,这几个症状为绝多数患者所共有,具有矛盾的普遍性。第二,它最能反映患者的真实症状实质。其它症状可以说多是这些症状的衍生症状。例如“乏力”(中医称倦怠)、“食欲不好”、“恶心”、“胸闷”、“脘痞”、“腹泻”等,它在发病率上比例小,而且这些症状都与患者发热、病程长短、心情变化有关系。我们决不能主次不分,标本不辨。试想一个发热的病人,一个有心理压力的人,怎么会有混身有劲?怎么可能食欲旺盛?

后期有喘、脱等症状是疾病未控制住而发展变化之结果。因此,在一周内控制住上四大症状,最为关键。

病机探讨

(一)发热内伤外感均可发热,本病是发热突然,显系外感,是机体对致病因子的应激反应。中医对发热的认识,并不因发热的高低来判断疾病的轻重和转归。正实邪实证之高热,易治;而正虚邪盛之轻度发热反难治。不发热而其它症状不减反增者,危。当视整体病情来判定。本病发热不高,少数患者并无发热,中医的名词叫做“身热不扬”,可见于湿温病,也可见于正气不足之人的外感病。如年老者、体弱者、抗病力低下者为多见。本病当属于后者。(二)干咳咳嗽一般是有痰的,而干咳只有咳而没有痰。中医习惯描述为“干咳无痰”。其病机十有八九属于肺燥,是肺中津液不足,气道失濡所致。有时咳出一点点细小颗粒白沫,中医称“唾涎沫”。外感秋燥病有之,杂病中虚热肺痿病亦多有之。总的説来,病机属于肺燥。(三)咽干咽干,是津液不足所致。咽为肺胃之门户,肺胃受邪热所伤,阴液不足,故咽干;胆火上逆亦可咽干。本病当属于前者。(四)咽痛是邪热壅于上。“火性炎上”,风火、实热均可致之,阴液不足亦可产生。结合上面所述咽干共同来看,本症咽痛亦属肺胃阴虚所致。仲景有“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正说明了咽喉之病多是热邪,最易伤阴,因此要未未雨绸缪。关于舌象,有人观察到“不管舌苔偏*还是偏白,但总的是厚腻苔”。因而判断為湿邪。我們知道,舌苔的厚薄是表示病邪的轻重,舌苔厚,是説明感受病邪很重,不是一般的伤风感冒。通常*苔属热,腻苔属湿。但有一点値得我们要注意,当今社会不同过去,从前的病人是呆在家中的,医院里,医院就免不了要输多种液体,加之医嘱中又嘱患者多喝水,有利于排*,以致当今住院病人很多人会出現白腻苔,雖然白腻并不白滑。即使遇到大实、大热、大燥之症,也很难看到舌苔*燥的,只有平时抽烟又喝酒的“酒家”、“烟客”舌苔才多*厚或白腐浊苔。這种情况是屡見不鮮的。所以不可以单凭白腻苔就断言是湿証。而要通盘考虑才是。通盘是什么呢?通盘是指还要考慮到前面所提到的发热、干咳、咽干、咽痛,四大主症。

病机结论:根据上面探讨,新型冠状病*性肺炎的总的病机特点,概括起来一句话:阴虚肺燥。由于个体差异,人体应激反映不同,挟风,挟痰饮、挟湿、挟瘀等,皆可有之。但它不能算主流。

病名探讨

古人説,用药如用兵。西医善于寻找敌人,发现敌人,然后寻敌歼灭之。中医重于充实仓廪,嚴守固防,使敵人不能侵犯。所以中医的发病观,是“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只要正气旺盛就可不发病或少发病。在同一時間,同一疫区,同一坏境,有人得病,有人不得病,就是這个原理。我们分析一下为什么今年会发生这种情况?

我想这与去年武汉气候有关。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去年武汉,包括鄂东、鄂中、鄂东南地区,从夏至秋,干旱了半年,没有下过一场大雨(有气象资料可征)。夏日炎炎,久旱不雨,阳气偏亢,暑热伤人,元气大伤。入秋“当至不至”(《金匮要略》语),天气仍暖,仍不下雨,肅殺之令不行,燥气独甚,暗耗人的津液。入冬后,節至而令不至,小雪節至无小雪,大雪節至无大雪,當寒不寒。之後,复气加临,阴雨连绵。未下大雪,昆虫不蛰,百菌滋生。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人体元气受伤,导致“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帝内经》语)。一遇戻气,某些人,抗病无力,遂至染病。

由此言之,按照温病学说理論,是夏、秋伏气在前,伏热于内,阴精暗耗,冬日阴霾,外感、戾气而诱发,所以今年所发的新型冠状病*性肺炎是外寒引发的伏气温病,又由于具有传染性,可以姑定名为;冬温伏气温疫。

从发病规律看,回顾医学典籍,颇符合清代温病大家叶天士《温热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之论述。他所说的是,人感受温邪,是从上(即口鼻)传入的,第一步,侵犯肺,再不好就会热入心包,引起昏迷。与本病多从呼吸道传染,一发生不久就有干咳,继续发展,即昏迷厥脱的发展规律完全一致。又本病虽然病位在肺,但“以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少见”之特点,与论中“风挟温邪而燥生,清窍必干”之论述,亦相同。盖“燥甚則干”也。

治疗原则

病机既明,治疗原则当尊《内经》“燥者,濡之”和吴鞠通“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组方要轻灵,慎用苦寒。病非高热,证无腑实,白虎、承气亦不可。干咳、咽干咽痛、鼻干等一派阳熱亢盛,阴液不足之证昭然,勿论怎么说,辛温剛燥之药当禁。发汗、燥湿,温阳之法,亦不可取。

《内经》曰“邪之所至,疾如风雨,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五臓,治五臓者,半死半生也。”这段很話很适用于今天。因此,要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治病防変。如果早期控制不好,一到入臓,影像学发现肺部病征,那就麻烦大了,虽然不半死半生,但恐难十全。

从前中医治大疫名家多制具有特异性名方,很有针对性,如吴又可之达原饮、余师愚之清瘟败*饮、郑梅涧的养阴清肺汤、杨栗山之升降散,独当一面以解决了当时流行瘟疫大病。一方为主,略事加减,以应众多之人,皆有效。因为他们抓住了应对疾病的根本。这些医生,并不知道病原体,不知道什么叫病*、病菌、白喉杆菌,他只依据中医的理法去应对,并无西医参与,而且取得了辉煌成绩。所以治疫,方不宜杂,也无須多,而要求其精。

中医本是以治急性熱病著称的,如漢之張仲景,明之吴有性,清之余師愚、叶天士等等,比比皆是。今人应该在前人基础上发扬光大。使之能更好的为人类健康作贡献。中医是能治疫的。

方剂与药物

(一)自拟方:清化汤

1,药物组成:桑叶10g、菊花10g银花15g连翘15g

天冬12g麦冬15g*精15g桔梗10g甘草10g枳壳10g天竺*10g川贝10g(研末,分3次药汁送服)。上药方去*精、枳壳、川贝,天冬、麦冬均减至10g,加*茋15g,可作新型冠状病*性肺炎的预防方。2,煎服法:以水ml,煎成ml,分3次温服。3,加减:咽痛,身热(热不高38度以下),恶风,加薄荷10g(后下)虫衣10g,小便*,加芦根10g,滑石15g。热甚,体温38度以上出現口渴、煩躁、自汗,加生石膏30g,知母15g。4,苔*,大便不畅,加瓜娄仁15g;苔腻,加薏苡仁20g、冬瓜仁15g。按:这个方子,性味甘平微苦偏凉,药性平和,无*。煎成后药汁清亮,呈*褐色,味甘微苦,易于服用。该方功能:清热解*,滋阴润肺,化痰止咳。主治痰热咳嗽包括风热感冒,扁桃体炎、急慢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效果很好。近月曾治疗多例经用抗菌素治疗一两周,疗效不好的肺炎(经拍x片证实,血常规白细胞不高)患者,均治愈。因未进行最终病*鉴定,尚难确定真正病因。但中医治病并不受西医病名影响,因之可以作为新型冠状病*性肺炎的备选方剂。以观察其疗效。(二),千金苇茎汤,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之附方。主治肺痈。(三),养阴清肺汤,清·郑梅涧《重楼玉钥》方,原治白喉。(四),清燥救肺汤,清·喻嘉言《医门法律》方,原治燥证。上三方,皆著名方剂,皆可借用。凡为中医者,对本方皆有了解,如何在此三方加减变化,就在于各人之匠心独运了。这里只是提供一个思路供医人采择。

由于各种原因病人于短期未能被控制,而出現呼吸窘迫综合征、脓*症休克、代谢酸中*和凝血功能障碍等症,中医称为“坏病”,中医治疗,将在后文讨论。

延伸阅读:*确诊人数,何时达到高峰?听听钟院士怎么说*失忆的王妃

布局与新生*社会变迁与“需要”的产生作者:八旬痴叟叶发正

本人已80岁。从事中医临床60余年,至现在仍9未脱离临床。为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退休老中医。代表著作有《伤寒学术史》。因感于当前新型冠状病*性肺炎危害人类健康,不忍坐视,并不揣简陋,提出一点不成熟看法,以供同道参考,舛误之处,尚祈高明指正!

年1月30日

东湖之畔爱莲斋

文字编辑:绛雪

图片编辑:玄霜

关于“侠影留香”:

夜夜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欢迎加入“侠影留香”,我们一起名扬天下。所谓“侠影留香”,即“侠之为国,隐于天下,留步田野,芳溢香吐。”

独家原创

侵权必究转载需注明“侠影留香”识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