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相关知识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_4600671.html截止年,全球共累计有万人感染艾滋病毒,共万人或直接死于艾滋病,或死于艾滋病并发症。
而就在去年这一年里,全球新增艾滋病感染者万人,其中有69万人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其中,有84%的患者知道自己的情况,而仅有73%的患者正在接受治疗。[1]
这是艾滋病,不是湿疹!
在我们平常接诊时,很多性病患者在一开始不愿承认自己患病的事实。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对性病缺乏专业的认知,也可能是受到伦理道德的约束,患病对他们来说十分羞耻。
再加上性病,尤其是艾滋病,早期的一些症状和皮肤病甚至是感冒发烧以及过敏很相似。导致很多艾滋病患者以为自己没多大事,更别说患者身边的人了。
之前就曾接诊过一位艾滋病患者,患者是68岁的男性。一开始是在老伴的陪伴下,以湿疹入院的。
虽然患者极力声明自己是湿疹,并要求开一些治疗湿疹的药。但职业的敏感性告诉我,这个看起来并不像湿疹。
在问诊的那几分钟里,患者表现得很急躁,一直在抓挠自己的皮肤。可以很明显看到他的皮肤旧伤口还没愈合,新的伤口就已经又出现了。
果然没几天,疾控中心那边确诊,检测结果阳性。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案例,为什么典型呢?因为艾滋病初始阶段的一些症状极易和其他疾病相混淆,导致患者本人和家属根本想不到这是性病。在这过程中,极易发生二次传染,后果想想都觉得恐怖...
生活中如果遇到这3类人,请谨慎交往!
1.有皮疹或皮肤症状
我们都知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是艾滋病的致病源。所以在感染后,免疫力就会随之下降。当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机体就没有先前那样的免疫力去对抗病毒对皮肤黏膜的侵袭,这时皮肤就会出现一系列的病变。
病变发生的同时,CD4T细胞计数也会随之降低,此时皮肤炎症的愈合能力也会大大降低。在这两者的夹击下,皮肤症状会进一步加重。
这时,患者就会表现出剧烈的且反复性的皮肤瘙痒,甚至会出现皮疹。这个症状很典型,因为有数据显示,艾滋病毒感染期间,有90%的几率会出现这些皮肤症状。
另外,大概有75%的感染者会出现玫瑰糠样皮疹,基本集中在面部和躯干等位置。除此之外,在口腔和生殖器官上出现红斑和溃疡的可能性也很大。[2]
当然,还有一些感染者会出现以水疱和丘疹作为典型症状的带状疱疹。
艾滋病患者的皮肤症状和普通的皮肤病不同,不仅很严重还很难治。所以,如果有人出现症状,一定要引起警惕,及时就医。
2.淋巴结肿大
艾滋病毒会攻击人的淋巴系统,并引起淋巴结肿大,一般表现出颈部持续且迁延性的淋巴结肿大。统计显示,超30%的艾滋病患者会出现这个症状,且只有这个症状。
和大多数疾病引起的淋巴结肿大不同,艾滋病毒感染后的淋巴结肿大会贯穿发病的各个时期。
在初期,这种肿大可能只是皮表浅层的,一般在腋窝和腹股沟等位置。并且这种肿大不会很明显,有弹性、对称、可活动的。[3]
所以,在排除其他疾病可能引起的淋巴结肿大后,可高度怀疑为艾滋病毒感染。
3.口腔症状
很多艾滋病感染者,早期只出现了口腔症状。这时会误以为自己是口腔疾病,去看口腔科医生,从而耽误了最佳的诊疗时机。
首先,患者舌头边缘位置会出现一些白色斑块,呈现出毛状的外皮,很难擦掉。与此同时口底和牙龈以及扁桃体等部位也可能出现这种毛状白斑,并且这些位置都会有灼烧感,这是艾滋病毒感染后一个很明显的口腔症状。[4]
除此外,口腔念珠菌感染也是一个典型症状。此时感染者的舌头和颊黏膜、咽喉等位置都会出现白色的膜状物。
最后,感染者的口腔黏膜里可能会出现小水泡和小丘疹,同时还可能出现灼烧感与瘙痒疼痛等。
所以,在口腔出现上面这些症状后,一定要入院检查是否为艾滋病毒感染。
比艾滋病还可怕的,是恶意传播!
我列举上面这些症状,可能有人觉得这是在歧视患病人群。
不是的!
今天之所以写下这些,没有歧视任何人,只是出于一个医生的职业道德。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有太多人因为自己的无知而感染,还有很多人明知自己已经感染了,非但不去接受正规治疗,反而十分享受传播病毒的快感:
有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在社交平台炫耀自己的“光辉战绩”:
有人过生日,渣男前任送去礼物。结果打开一看是寿衣,里面的纸条写着:欢迎加入艾滋俱乐部。
有人自己不检点,被感染后却想着报复社会。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通过各种方式与近名男性发生关系:
“我传给别人,别人再去发酵,想想都觉得开心。”
这就是某些艾滋病患者的极端想法,在自己被感染后,他们的认知中每个人都是罪人。作为正常人,我们可能很难理解这种心态,但一次次的新闻报道都证实这种人确确实实存在着。
所以,希望大家在珍视自己的同时,更要引起足够的警觉!生命没有侥幸,只有阴性和阳性!
参考资料:
[1]TheJointUnitedNationsProgrammeonHIV/AIDS.TheGapReport.
[2]NorvalDA.SymptomsandsitesofpainexperiencedbyAIDSpatients.SAfrMedJ.Jun;94(6):-4.
[3]DieboldJ,AudouinJ,LeTourneauA,PrevotS,SzekeresG.LymphnodereactionpatternsinpatientswithAIDSorAIDS-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