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有一群人正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中拼 [复制链接]

1#
中科大型白癜风公益援助 http://nb.ifeng.com/a/20190527/7393783_0.shtml

3月以来,来势汹汹的疫情为生活在上海的人们按下了“慢行键”,但有一群人正拼尽全力奋力奔跑。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中,全市30万医务人员闻令而动、尽锐出战、逆向而行,投身抗疫一线,坚守守护生命的使命,只为重启如常的上海、如常的生活,迎来云开疫散、春暖花开的那一天。守护生命,医疗救治不停歇

作为上海战疫的主战场,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近期接收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再创新高。

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该中心的“00后”护士也纷纷加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出生于年8月的徐子怡,成了主战场的首位“00后”。3月10日,接到电话通知的徐子怡,并没有马上着手整理衣物,而是跑到理发店,将自己留了多年的齐腰长发剪成飒爽的短发。

她说:“剪掉长发头,一方面可以尽可能减少沾染病毒的机会;另一方面,还可以方便穿防护服。既然要上前线,就必须要有战士的样子。”

徐子怡毕业后就来到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先后在结核科和呼吸内科轮转,不仅熟练掌握感染性疾病的院感防控和呼吸道疾病的各项护理,在各类技能操作和理论考试中也从未掉过链子。基于这些考虑,在一线急需护理人员时,护理部决定她派往前线。进仓后,她的第一个班头就是中班,当晚还负责收治14位患者,第一次实战加上收治人数较多,她难免有些手忙脚乱。不过,在带教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她很快熟悉掌握收治环境、流程、要点。虽然是一名抗疫新兵,但徐子怡很快进入角色,不仅做好日常护理,还主动观察患者心理状态,对情绪低落、焦虑不安、心烦失眠的患者,她总会及时给予安慰和心理疏导,一些患者在她关心下走出心理阴霾,还给她写了表扬信。

位于嘉定区的上海交通大医院北部院区是全市集中收治新冠肺炎轻症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的隔离院区之一,3月25日以来,该院相继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顺利出院,年龄最大的70岁,最小的12岁,住院治疗时间最短的仅用时3天。每位医院特制的“毕业证书”,还有康乃馨与小老虎玩偶为伴。

在院期间,一系列心理疏导、健康宣教、对症支持等治疗措施有序开展。不少患者从刚入院时的惴惴不安、心烦意乱,到之后情绪逐渐恢复平静,这离不开医护人员的耐心解释,以及药物治疗与心理辅导。吴阿姨一家三口都“中招”,女儿、女婿和她都是新冠肺炎轻症患者。负责吴阿姨病房的护士长杨柳是一个特别会抚慰人心的人,每当吴阿姨怨气冲天时,杨柳就会坐到她身边不断开导。用吴阿姨的话说:

“杨柳护士长太累了,穿防护服不能喝水,一天下来嗓子都哑了,我不想再给她增加负担了。现在,我一见到杨柳护士长,就立刻乖乖举双手‘投降’。”

“八段锦时间到啦!”听到康复科技师陈高翔的召唤后,26岁的患者小林立即响应,摆好架势。小林说:“以前没接触过八段锦,虽然病房的活动空间有限,但还是想动一动。每次做完八段锦不仅睡得香,还能与大家互动交流,心情也好了起来。”

在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本市医疗机构全力保障正常医疗秩序,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市民就医的影响。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晚期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治疗方式。“所有本科室医生,补休取消;在外轮转医生,召回本科室上班。医护医院。血透室四班倒,一定要解决对口区域所有血透患者的透析需求!”3月12日,医院肾内科主任丁小强向科室全员发出掷地有声的“集结号”。

丁小强告诉记者,

常态化防疫中,作为本市年透析治疗人次最多、规模最大的血透中心,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承接余位尿毒症患者定点透析任务。“近期,我们一直参与协调全市血透资源,制定指导意见,同时进行宣教工作,解除血透患者的焦虑情绪。”他说。

然而挑战是巨大的,疫情防控中不仅要保证原有透析患者的治疗需求,还要接收封闭小区患者,血透患者数量比平时增加1/3,一下激增余人。每位患者每周3次、每次透析4小时,工作时长的增量十分巨大。穿上闷热的防护服,衣服湿透、双手皮肤肿胀发白、面部压痕,这些都是习以为常。为减少医务人员流动,血透医院,坚守岗位。每日凌晨3点,医院肾内科“血透人”待所有透析机器、水处理系统、房间过道消毒清洗,才陆续离开。

“这是我们医者的职责所在,尽一切努力,保障患者的血透治疗。相信通过精准防控、科学防控,一定尽早战胜疫情。”丁小强充满信心。

彻夜作战,只为跑在病毒前

在疫情面前,疾控部门就像一支“铁军”集体作战,每个人都是可以上一线的“兵”。从3月初开始,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疫情进展,及时增补流调人员,从各处所抽调名专业人员开展流调和信息审核报送工作。他们经培训后快速上岗,加班加点承担起流调的重任。

不少“疾控夫妻档”先将小家搁置一旁,并肩作战冲在疫情防控一线。毛盛华和饶立歆,一个来自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所,一个来自市疾控中心结核病艾滋病防治所。两人一起投入抗疫,一个负责疫情数据汇总分析,一个支援电话流调,一周连续作战超过90小时。虽然同在一个单位,但繁忙的工作让夫妻俩很难见上一面,两人甚至一天都不发一条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