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血液循环是人体内最大的循环系统,它发挥出了重要作用。只有在血液循环正常的情况下,身体各个器官和组织才能得到充分的氧气、营养物质供给。
血常规是临床检查的基础项目,通过测定与分析血液中有形成分质与量,进而辅助相关疾病的诊疗。
它主要是对红细胞系统、白细胞系统和血小板系统相关指标进行综合性分析,是诊断、治疗、随访疾病的常用指标。
01你对血常规了解多少?
血常规是指抽取静脉血进行化验,观察血液中的血细胞的数量的变化和形态以及分布等指标,从而初步判断血液系统的状态。
血常规检查中,主要的指标包括有红细胞的数量、血红蛋白的浓度、白细胞的数量以及白细胞的分类情况,还有血小板的数量等指标。
比如白细胞计数,通常可以来反映病人感染的状况,尤其是发生了一些细菌性感染的时候,会出现白细胞计数的增多。
如果存在红细胞计数的降低,或者血红蛋白量的下降,通常是存在一些贫血的状况。
1.白细胞
成人-/mm^3,儿童-/mm^3。白细胞增高,提示某些炎症感染或白血病,白细胞减低,可考虑为脾亢或传染性病毒感染等。
2.红细胞
红细胞计数在男性、女性和新生儿中正常范围不一样,男性是(4-5.5)×10^12个/L,女性(3.5-5.0)×10^12个/L,新生儿(6.0-7.0)×10^12个/L。
3.血小板计数
为至乘以十的九次方每升,红细胞计数病理性增多主要是见于频繁呕吐,出汗过多,大面积烧伤,血液浓缩等。
4.血红蛋白值
男性正常值为至克每升,女性正常值为至克每升,新生儿正常值为至克每升。
02血常规能查出什么疾病?
1.心脏或血管疾病
血常规检查可以知道血红蛋白的数量,如果是血红蛋白数超标,说明身体可能出现了心脏病、休克以及严重脱水的情况。如果是血红蛋白数太少,就说明身体可能会有明显的出血或贫血。
2.血液疾病
血常规是筛查血液疾病的重要手段,当红细胞增多明显时,可见于红细胞增多症。当血小板数量超标时,则是血小板增多症的信号。
若血小板减少,通常与再障、白血病、肝脏疾病等情况有关,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血小板减少都是白血病信号。
3.贫血性疾病
做血常规检查,可以清楚看到自己体内血红蛋白高低和红细胞数量,通过这一点就能判断检测者是否存在贫血的症状。
如果确定有贫血的迹象,就要做好及时调整,多吃一些有助于补铁和补血的食物。如樱桃、桂圆、芹菜,菠菜、木耳、牛肉、动物肉类与内脏等。
03若4项指标升高,或需引起警惕
1.淋巴细胞升高
淋巴细胞分为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淋巴细胞是白细胞中数量最小的一种。主要存在于淋巴管循环的淋巴液中,是构成机体免疫应答的重要组成成分。
人体当中淋巴细胞的正常范围应该是:0.8-4.0×10^9/L,淋巴细胞比率正常值是20-40%。淋巴细胞升高常见于以下2种疾病: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感染。
2.白细胞指数升高
白细胞可以抵抗进入身体的病毒以及细菌,若大量细菌和病毒进入身体,那么白细胞数量会迅速增加,抵抗病毒入侵。
健康成人的白细胞值是(4-10)×10^9/L,若在检查中发现白细胞数量升高,很可能是身体中有细菌或病毒。此时,要重视起来并且进行下一步的检查,防止体内毒素堆积过多伤害身体健康。
3.血小板升高
正常成年人血小板计数正常值是(~)×10^9每升,临床上血小板计数如果低于×10^9每升,叫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的数量减少容易出现不明原因的出血,而且出血之后难以止血,可能会引发更加严重的后果。血小板的数量增加也不是好现象,容易诱发血栓或者动脉血管粥样硬化。
4.红细胞升高
通俗来讲,红细胞就是血液“搬运工”。它任劳任怨,负责把糖原、蛋白质、氧气等营养物质“投喂”给各组织器官,从而维持机体正常功能运转。
是以红细胞数量增多为主的骨髓增殖性肿瘤,由于骨髓增生异常,可出现红细胞增多的现象。由此可见,一旦红细胞指标异常,就意味着血液内循环存在问题。
04血常规检查的注意事项
1.空腹
血常规检查前应空腹,但空腹并非不吃早餐这么简单。检查前一天晚上,就应该避免吃油腻的食物。
8点之后更是应该禁食,假如12点还在吃夜宵,到抽血时,就不能保证空腹。体检当天早上,建议只喝白开水。
2.避免紧张
有些人在进行血常规检查时会感觉到非常的紧张,这也是不利于检查的。抽血时应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的收缩、增加采血的困难。
3.避免剧烈运动
不要剧烈运动后马上化验血常规,因为剧烈运动时血流速度加快,黏附在血管壁上的白细胞,就可能脱落到血液循环中。
使外周血中白细胞数量增高,在读取血常规的数据时,就会对临床结果产生干扰作用。
4.检查后
采血后应伸直前臂,用另一只手按紧止血棉球至少5分钟。不要屈肘止血,也不要捻动棉球以免皮下瘀血。
如果针眼周围青紫,24小时后可做热敷。为避免感染,24小时内不要让针孔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