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内首个新冠特效药已获批,对变异株感染者治疗效果优异
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张林琦领衔研发的新冠单克隆中和抗体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获得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应急批准上市。
据悉,该药物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检测结果为阳性,同时伴有进展为重型COVID-19危险因素的成人和青少年(≥12岁,体重≥40kg)患者。此药物的获批标志着中国拥有了首个全自主研发并经过严格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证明有效的抗新冠病毒特效药。
“……这一联合疗法在国际多中心试验中展现了优异的安全性和保护性,是至今为止在全世界范围内唯一开展了变异株感染者治疗效果评估,并获得最优数据的抗体药物。该抗体联合疗法为我国抗击新冠疫情提供了世界一流的治疗手段。”张林琦教授谈道。
来源: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清华新闻
2、目前发现的最小行星,一“年”仅有八小时!
天文学家已经发现迄今为止最小的、以金属为主的行星——一个富含铁的世界。
GJb概念图。
SPP(PatriciaKlein)
它距离地球31光年,每8小时绕其恒星旋转一次,也就是说它的一“年”只有一个地球日的三分之一那么长。在这上面开生日派对的话会频繁到让人感到乏味。
这颗行星被称为GJb,直径是地球的四分之三,但密度稍高于铁,超过每立方厘米8克,比地球的每立方厘米5.5克大得多。
GJb的结构犹如水星。
GIPHY
它可能主要是由一个被一层薄薄的岩石包裹的铁核组成,有点类似水星,还可能有一些冰或气体包裹着它,其恒星炽热的辐射使它非常热。
GJb白天温度高达摄氏度,几乎热到地表开始融化,因此它可能不是一个寻找外星生命的好地方,因为它的热量和辐射实在太大了。
GJb是太阳系以外科学家已经能够确定其组成的最小的行星,天文学家还发现了十几颗“超短周期”行星,它们距离其恒星非常近,公转时间不到一天。而GJb富含铁的性质,使它成为一个“行星实验室”,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行星形成和进化的极端条件。
审核:刘茜北京天文馆研究员科普影片编导和科普作家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