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时间3月1日下午,曾因为参与美国首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病毒样本分析的一位美国专家发布消息称,新冠病毒在美国发生社区传播可能已经长达6周时间。这位专家还认为,华盛顿实际的感染病例人数,可能已有“几百人”。
这位专家是美国华盛顿州大学流行病学部的一位副教授TrevorBedford,他曾因参与分析过1月19日美国首例新冠病毒感染者的病毒样本基因而被多家媒体报道过。
TrevorBedford是在个人推特(Twitter)上发布这些信息的。TrevorBedford教授指出,他通过对美国华盛顿州斯诺霍米什县(SnohomishCounty)一位2月29新确诊患者的病例进行分析,发现这名被确诊的年轻病患所感染的新冠病毒,很可能是从1月19日美国首个确诊病例所感染的病毒进化而来的。
而巧合的是,美国首例新冠肺炎的确诊患者恰恰在从中国武汉回到美国后,也同样居住在斯诺霍米什县(SnohomishCounty)。
据悉,在1月15日,美国首例确诊病例患者从中国武汉返回华盛顿州,在出现症状4天后的1月19日前往华盛顿州斯医院的紧急护理诊所(urgentcare)就诊。次日得到确诊。1月20日当天,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确认美国出现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基于这些事实,因此TrevorBedford教授认为,这可能意味着新冠病毒早在1月19日时,就已经开始在美国发生社区传播,这种传播恐怕已经发生了6周之久。而华盛顿实际的感染病例人数,可能已经有几百人。
而目前发现的病例为什么并不多,TrevorBedford教授指出,是因为之前美国对于新冠病毒的检测标准卡得太死,只会检测去过中国的人,所以才一直没被发现。
当然,新发确诊和早前首例确诊的病毒基因存在衍生关联也可能是一种巧合,但TrevorBedford教授认为这种巧合的可能性极低。
对于TrevorBedford教授的发现,美国的《纽约时报》已经进行了报道,《纽约时报》还进一步预测华盛顿州的感染人数达到~0。
虽然TrevorBedford教授的推论听上去有些骇人听闻,但据驱动中国分析,TrevorBedford教授的发现忽略了一则重要的信息,这个现象其实在我国研究人员早前在2月21日发布的一篇论文中就已经给出了一定合理解释。
早前我国研究人员在病毒基因样本分析中就已经发现,其实美国首例确诊病例所感染的新冠病毒基因在所有已分析样本中都是“古老的”单倍型,很多其他地区的新冠病毒都是该单倍型衍生出的。
该论文是以预印本的形式发表在中国科学院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ChinaXiv,论文名称为“Decodingevolutionandtransmissionsofnovelpneumoniacoronavirususingthewholegenomicdata(使用整个基因组数据解码新冠病毒的演化和传播)”。是由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联合华南农业大学和北京脑科中心的科研人员共同完成。
这篇论文中显示,研究人员从来自GISAIDEpiFluTM的全球共享数据中,提取了截止2月12日,覆盖四大洲12个国家的93个新冠病毒样本基因组数据。在这93个样本包含58种单倍型,通过对它们的演化关系研究发现,其中单倍型H13和H38是比较古老的单倍型,通过一个中间载体(mv1,可能是祖先单倍型,也可能是来自中间宿主或零号病人)与蝙蝠冠状病毒RaTG13关联,并通过单倍型H3衍生出单倍型H1。
而这两类最关键的、更“古老的”H13和H38病毒感染者,则是分别来自广东深圳(广东首例)和美国华盛顿州(美国首例)的病例样本。
这篇论文预印本的研究还指出美国病例已发现五个古老单倍型病毒样本,而最重磅的一个发现是推测出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很可能不是最早的疫情发生地,而被媒体广泛报道,备受热议,甚至还被台湾电视台节目分析推测新冠病毒来源于美国。
而该研究指出的美国首例确诊病例样本的病毒是极其罕见的“古老的”单倍型H38,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很多新发病患所感染病毒基因都可能和这个“古老的”单倍型H38存在衍生关系,而不仅仅那一例,或是斯诺霍米什县一处。
比如,最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