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从血常规中发现的流行性出血热
TUhjnbcbe - 2020/12/7 0:14:00

患者,男,63岁,血常规如下:

图1血常规结果

血常规结果显示血小板减低,散点图异常,涂片染色镜检如图:

图2外周血涂片

图3外周血涂片

图4外周血涂片

图5外周血涂片

镜下血小板散在少见,可见一群异型淋巴细胞(约20%)。看到这么多异型淋巴细胞,首先想到会不会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于是,查看患者病史及相关检验检查结果(如图6-11)。

图6病史

图7生化结果1

图8生化结果2

图9病*全套结果

图10病*DNA结果

图11尿常规结果

由此得知,患者发热,急性肾损伤,无淋巴结肿大,无EB病*感染。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热、腹痛、急性肾损伤、血小板减低、异型淋巴细胞,这时另一种疾病更符合这一系列特征,即流行性出血热。于是,与临床联系,询问患者是否有鼠类等啮齿动物接触史,建议排查流行性出血热。第二天,检测结果显示患者流行性出血热抗体IgM阳性、IgG阴性。

小结: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hemorrhagicfever,EHF)是由汉坦病*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简称出血热。汉坦病*属于布尼亚病*科汉坦病*属,为有包膜的分节段负链RNA病*。流行性出血热主要侵犯青壮年,儿童发病约占全部病例的3%-7%,可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等进行诊断。

流行病学史方面,患者发病前2个月内有疫区旅居史,或者与鼠类或其排泄物(粪、尿)、分泌物等有直接或间接接触史或可疑接触史。

临床表现方面,患者发热,可伴有乏力、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具有充血、渗出和出血等毛细血管损害表现,如“三红三痛”,即面潮红、颈潮红和胸部潮红,头痛、腰痛和眼眶痛;可出现低血压休克;具有肾脏损害,如尿蛋白、血尿等;典型的病程分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严重者前三期可重叠,轻者或不典型病例五期经过可不全。

实验室检查方面,发热期血象为白细胞计数升高和血小板减少,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尿蛋白阳性,可出现镜下血尿、管型尿;血肌酐、尿素升高;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或恢复期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以上增高,或检出汉坦病*RNA,或分离出汉坦病*。

鉴别诊断: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mononucleosis,IM)

由EBV感染引起的急性自限性传染病,多发生于青少年或成年患者,儿童多为隐性感染,大部分人都曾既往感染过。

其典型临床“三联征”为发热、咽扁桃体炎和颈部淋巴结肿大,可合并肝脾肿大、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增高,常伴有肝脏功能异常,部分患者有*疸。一些患者会出现形态不一的皮疹,如丘疹、斑丘疹或类似麻疹及猩红热皮疹。多数预后良好,少数可出现噬血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

实验室检查中,白细胞总数正常、升高或减少,淋巴细胞增多(>50%或≥5.0×/L),血涂片中异型淋巴细胞比例≥10%或≥1.0×/L;EB病*DNA阳性;抗EBV-衣壳抗原(VCA)-IgM和抗EBV-VCA-IgG抗体阳性,且抗EBV-核抗原(NA)-IgG阴性;或抗EBV-VCA-IgM阴性,但抗EBV-VCA-IgG抗体阳性,且为低亲和力抗体;或双份血清抗EBV-VCA-IgG抗体滴度4倍以上升高。

异型淋巴细胞并不是IM诊断的充分必要条件。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是一种由新型布尼亚病*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该病*属于布尼亚病*科白蛉病*属的RNA病*。

患者有在丘陵、林区、山地等地工作、生活或旅游史等,或发病前2周内有被蜱叮咬史。

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可伴乏力、明显纳差、恶心、呕吐等,查体常有颈部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上腹部压痛,少数患者病情较重且发展迅速,可因休克、呼吸衰竭、DIC等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实验室检查中,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减少,出现蛋白尿,可出现不同程度的LDH、CK及AST、ALT等升高,以AST、CK-MB升高为主。可检出新型布尼亚病*核酸或IgG抗体,或分离出病*。

参考文献:

1.流行性出血热诊断标准,WS-.

2.儿童主要非肿瘤性EB病*感染相关疾病诊断和治疗原则的建议,中华儿科学杂志,,54(08):-.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血常规中发现的流行性出血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