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囊尾蚴病
TUhjnbcbe - 2020/12/8 1:55:00

囊尾蚴病(cysticercosis),又称囊虫病、猪囊尾蚴病,由猪带绦虫幼虫(囊尾蚴,estieri)寄生于人体各组织器官所致的疾病,为较常见的人畜共患病。人因吞食猪带绦虫卵而被感染。患囊尾蚴病的猪肉被称为“米肉”或“豆肉”。囊尾蚴可侵入人体各器官引起病变,其临床症状常因寄生部位及感染程度不同而异,其中以脑囊尾蚴病最为严重,甚至危及生命,该病危害性极大。

病原学

人既是猪带绦虫的唯一终宿主,又是其中间宿主。猪带绦虫成虫可引起肠绦虫病,而猪带绦虫幼虫囊尾蚴可引起囊尾蚴病。猪带绦虫卵经口感染后在胃和小肠经消化液作用后,卵胚膜内的六钩蚴(oncosphere)脱囊孵出,钻入肠壁,经血液散布于全身,约3周后在组织内发育至1-6mm大小,并出现头节,9-10周时发育成为有感染性的囊尾蚴。囊尾蚴按其形态和大小可分为3型:纤维素型(eysticercuselluloses)、葡萄状型(eysticercusracemosus)和中间型(ntermediateformcysticereus)。纤维索型最常见,位于皮下结缔组织而得名,脑囊尾蚴患者中以该型多见。葡萄状型较大,直径约4-1cem,其特征是肉眼看不见头节。仅见于人的脑部,其中间宿主(猪)中未见。寄生于人体的囊尾蚴寿命一般在3~10年,长者可达0年或更久,虫体死后多发生纤维化和钙化。

流行病学

本病呈世界性分布,以中非、南、拉丁美洲、东亚、南亚的发展中国家为甚,东欧与西欧次之。我国分布广泛,34个省、市、自治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和流行。其中以东北、西北、华北和西南等地发病率较高。农村发病率高于城市,以散发病例居多。含囊尼蚴的肉制品流入非流行区时可导致居民感染猪带绦虫病、继而发生家畜囊尾蚴病.形成新的流行区。本病在有吃生猪肉习惯的地区或民族中甚为流行,因此,该病的流行与饮食习惯、卫生环境等密切相关。

(一)传染源

猪带绦虫病患者是囊尾蚴病的唯一传染源。患者粪便排出的虫卵对其自身和周围人群均具有传染性。猪带绦虫寄生在人体小肠内的寿命较长.感染期限越长.发生该病的危险性也越大。

(二)传播途径

吞食猪带绦虫卵经口感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方式分为两种:

1.自体感染患者手指污染本人粪便中虫卵经口感染(外源性感染);或患者因呕吐逆蠕动使绦虫妊娠节片反流至十二指肠或胃.虫卵经消化液作用.六钩蚴孵出所致(内源性感染),这种方式感染程度较重,囊尾蚴可遍布全身肌肉、皮下组合和脑部。

.异体感染患者因食用被猪带绦虫虫卵污染的蔬菜饮用水或与猪带绦虫患者密切接触经口吞食虫卵所致。

(三)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患者以1-40岁青壮年为主.男女比为(~5):1.以农民居多,近年来儿童和城市居民患病率有所增加。

(四)流行情况

本病呈世界分布,特别是在有吃生猪肉习惯的地区或民族中流行,以拉丁美洲、非洲北部及东南亚洲等发展中国家为多见。我国分布相当广泛.34个省、市.自治区具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和流行。猪带绦虫流行地区均可见囊尾蚴病的散发病例。农村发病率高于城市,多为散发病例。发病与食肉习惯、饮食卫生及个人卫生习惯有密切关系。

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猪带绦虫卵通过自体感染或异体感染的方式进入宿主的胃.十二指肠.在消化液和胆汁的作用下,六钩蚴自胚膜孵出,钴入肠黏膜,通过小血管进入血液循环至全身各组织器官.一般从吞食虫卵到囊尾蚴形成约需-3个月。六钩蚴侵人组织后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初期为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之后以浆细胞和淋巴细胞为主.伴有炎症介质的释放,如IL、IL-1、IFN等,出现成纤维细胞增生。随后巨噬细胞及上皮样细胞开始出现.但炎性细胞仍以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为主,在炎性细胞外层开始出现结缔组织增生。细胞因子及内源性炎症介质同时进入虫体囊壁,囊壁增厚,囊液变浑浊.头节消失.虫体进一步胀大、死亡,被纤维被膜包裹,形成肉芽肿或液化为脓肿,最终形成肉芽肿.钙盐沉着形成钙化灶。冀尾蚴在生活过程中不断向宿主排泄代谢产物及释放*素类物质,使宿主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另外.囊尾蚴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从宿主体内获取一定量的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其他一些物质,从而引起宿主营养缺乏,影响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六钩蚴一般在体内经-3个月形成囊尾蚴。囊尾蚴的形成是囊尾蚴与宿主组织炎症反应相互间不断作用的病理生理演变过程。病变程度因囊尾蚴的数量.寄生部位及局部组织反应不同而异.整个过程约为10-0年。同一患者反复感染可同时出现不同的感染阶段。

脑组织是囊尾蚴寄生的常见部位.病变也最为严重。多发生在灰质、白质交界处,以额、颞、顶、枕叶为多,常引起癫痫发作。可分为四型:大脑型囊尾蚴由脉络丛进入脑室及蛛网膜下腔可引起脑室扩大,病变多位于灰质.白质交界处.较大的囊尾蚴呈占位性病变;脑室型病变寄生在脑室,常为多个,多发生间歇性脑积水;脑膜型囊尾蚴位于软脑膜下蛛网膜下隙或颅底,颅底的葡萄状囊尾蚴易破裂引起脑膜炎,炎症引起脑膜粘连.可阻塞脑底池导敘脑积水:混合型则是包括了前三种类型,即大脑型、脑室型或脑膜型同时存在。近年来发现脑囊尾蚴的囊液内异体蛋白抗原可达较高水平.其释放的异体蛋白在脑组织中可产生明显炎症反应,石灰小体是囊尾蚴崩解后形成脓肿的重要依据.可作为脑囊尾蚴病的诊断依据。寄生于眼部的囊尾蚴常在视网膜、玻璃体眼肌、眼结膜下等处引起相应病变和功能失常。

临床表现

潜伏期约为3个月至数年,5年内居多。大多数被感染者在临床上无明显症状。临床表现根据囊尾蚴寄生部位、数量及人体组织局部反应而不同。根据寄生部位不同可分为脑囊尾蚴病、眼囊尾蚴病及皮下组织和肌肉囊尾蚴病。

(一)脑囊尾蚴病

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以癫痫发作最为常见,占囊尾蚴病总数的60%-90%.根据囊尾蚴寄生部位及病理变化的不同分为以下4型:

1.皮质型占脑囊尾蚴病的84%~%.多寄生在运动中枢的灰质与白质交界处,多无症状。若寄生在运动区.以癫痫为突出症状,可出现局限性或全身性短暂抽搐或持续状态。严重感染者颅内压升高.出现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病程达数月至数年不等。

.脑室型以第四脑室多见,囊尾蚴阻塞脑室孔,早期表现为颅内压升高,囊尾蚴悬于室壁,患者在急转头时刻突发眩晕、呕吐或循环呼吸障碍而猝死,或发生小脑扁桃体疝,称活瓣综合征(又称布伦斯征.Brun征)或体位改变综合征。

3.蛛网膜下隙型或颅底型主要病变为囊尾蚴性脑膜炎,局限在颅底后颅凹。初期有低热、头痛呕吐、颈强直等颅内压增高症.以及眩晕听力减退耳鸣及共济失调等,预后较差。

4.混合型以上三型混合存在.其中以皮质型和脑室型混合存在的症状最重。

(二)眼囊尾蚴病

眼囊尾蚴病占囊尾蚴病的1.8%-15%.可寄生在眼内的任何部位,常为单侧感染,以玻璃体及视网膜下多见,症状轻者可有视力下降、视野改变结膜损害、虹膜炎、角膜炎等,重者可致失明,裂隙灯或B超检查可见视网膜下或玻璃体内的囊尾蚴蠕动。囊尾蚴存活时症状轻微.若虫体死亡则产生严重视网膜炎、脉络膜炎、化脓性全眼炎等,发生视网膜脱离、白内障等。

(三)皮下组织和肌肉囊尾蚴病

约1/的囊尾蚴患者有皮下囊尾蚴结节.多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0.5-1.0cm.质地较硬有弹性,数目多少不一,从几个到成百上千个,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和压痛,表面也无色素沉着和炎症反应。以头颈和躯干较多.四肢较少.手足罕见。少数严重感染者可感觉肌肉酸痛、发胀,并引起假性肌肥大。囊尾蚴死后发生钙化,X线检查可见钙化阴影。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一)常规检查

1.血象多数患者外周血象正常,少数患者嗜酸性粒细胞轻度升高。

.脑脊液脑囊尾蚴病颅内压升高型患者脑脊液压力明显升高.细胞数(10~)x10*6/L,以淋巴细胞增多为主,蛋白含量升高,糖和氯化物多正常。

(二)病原学检查

1.粪便检查在合并猪绦虫病的患者粪便中可找到虫卵或结节。

.皮下结节活组织检查皮下及肌肉囊尾蚴病患者可做皮下结节活检.找到猪囊尾蚴可直接确诊。

(三)免疫学检查

采用猪囊尾蚴液纯化后作为抗原与患者血清或脑脊液行皮内试验(ID)、间接血凝试验(IH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酶免疫测定(EIA)等.检测短程特异性IgG4抗体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亦有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故临床诊断应慎重.其中ID敏感性较好,但特异性不高,常用于临床初筛或流行病学调查。治疗前后血清及脑脊液进行IHA、ELISA、囊尾蚴循环抗原(CAg)、短程抗体IgG4检测,结果表明以上方法对囊虫病诊断具有一定敏感性,但由于抗体可持续数年,因此,IHA、ELISA不可作为疗效考核指标.而Cag和短程抗体IgG4可作为疗效考核指标。

(四)分子生物学检查

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来源于猪囊尾蚴mRNA的eDNA文库.以患者和病猪的血清为探针,从cDNA文库中筛选出目的克隆cCL等,以cCL融合蛋白作为抗原,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

(五)影像学检查

1.头颅CT及MRI检查对脑囊尾蚴病诊断与定位具有重要价值.CI能显示直径1cm的囊性低密度灶,注射对比增强剂后,病灶周围可见环行增强带为包膜与炎症水肿区,同时可见脑室扩大.钙化灶等,CT可确诊大部分脑囊尾蚴病。头颅MRI检查对脑内囊尾蚴的数量、范围、囊内头节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更易发现脑室及脑室孔处病灶.故临床上高度疑诊脑囊尾蚴病而CT表现不典型或未见异常者,应行颅脑MRI检查,但对钙化灶的敏感性低于CT。MRI还可鉴别囊尾蚴的死活,更易查获脑室内和脑室孔部位的病变.对指导临床治疗和疗效考核有重要价值。

.X线检查囊尾蚴患者若病程超过10年,x线检查可发现肌肉组织中椭圆形囊尾蚴钙化阴影,但出现时间晚,阳性率低,缺乏早期诊断价值。同时在肺野中还可见散在*豆大小阴影,分布在两侧下肺野。

3.脑室造影脑室型患者可见梗阻性脑积水,第四脑室梗阻部位有充盈缺损,残影随体位改变。

4.检眼镜、裂隙灯或B超检查对疑诊眼囊尾蚴病患者应行检眼镜.裂隙灯或B超检查,若发现视网膜下或眼玻璃体内囊尾蚴蠕动,即可确诊。B超检查皮下组织和肌肉囊尾蚴结节可显示圆形或卵圆形液性暗区,轮廓清晰,囊壁完整光滑.囊内可见一强回声光团,居中或位于一侧。

(六)病理检查

皮下结节应常规做活组织检查,病理切片中见到囊腔中含囊尾蚴头节可确诊。

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是本病的重要参考,并根据临床特征及影像学检查作出诊断。

(一)流行病学资料

在流行区进食生的或未熟透猪肉,询问患者既往有无肠绦虫病史,曾否在粪便中发现带状节片等。

(二)临床表现

皮下组织和肌肉囊尾蚴病及眼囊尾蚴病较易诊断。脑囊尾蚴病临床表现多样且无特异性,诊断较困难,凡有癫痫发作颅内压增高表现及其他神经精神系统症状者特别是有在流行区逗留和生活史者应考虑本病。

(三)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外周血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升高.脑脊液中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及异常粒细胞有参考意义。粪便中发现节片或虫卵者有诊断价值。皮下和肌肉囊尾蚴病通过皮下结节活组织病理检查可确诊。眼囊尾蚴病通过检眼镜裂隙灯或B超检查可发现。头颅CT或MRI检查的特征性改变有助于脑囊尾蚴病的诊断。各项免疫学检查也可作为诊断的参考和疗效考核的指标。

鉴别诊断

本病临床表现多样.脑囊尾蚴病应与原发性癫痫、结核性脑膜炎、隐球菌性脑膜炎、病*性脑膜炎、脑血管疾病神经性头痛等相鉴别。皮下组织和肌肉囊尾蚴病应与皮脂囊肿、多发性神经纤维瘤J肺吸虫病皮下结节、神经纤维瘤等鉴别。眼囊尾蚴病应与眼内肿瘤、眼内异物、葡萄膜炎、视网膜炎等鉴别。

治疗

目前.大量临床研究结果证实吡喹酮和阿苯达唑是抗囊尾蚴的主要药物,适用于活动期及部分退化死亡期的囊尾蚴.皮下肌肉型及脑囊尾蚴病均有较好效果。在非活动期及部分退变期的囊尾蚴无须抗虫治疗。眼囊尾蚴病以手术摘除为宜,不应采取药物治疗。在用药治疗脑囊尾蚴、皮下肌肉型囊尾蚴之前需除外眼囊尾蚴病,并行头颅CT或MRI检查,以明确脑内囊尾蚴的数量、部位,制订合适的治疗方案。即使对没有脑囊尾蚴病症状的皮肤肌肉囊尾蚴病患者,也不能绝对排除脑组织中囊尾蚴的存在.因此,对囊尾蚴病患者应作头颅CT或MRI检查,患者必须住院并在严密监测下进行杀虫治疗。

(一)病原治疗

1.阿苯达唑(albendazole)本药对皮下组织和肌肉、脑囊尾蚴病均有良好疗效,目前已成为治疗重型脑囊尾蚴病的首选药物。常用剂量与疗程为每天15-0mg/kg,分次口服,治疗10天为一疗程。脑型患者间隔~3周后重复1个疗程,一般需要-3个疗程。治疗后随访4-6个月皮下结节仅剩0.7%-3.5%,脑型患者治疗后随访临床症状好转或消失者占84.57%。不良反应主要有头痛、低热,少数有视力障碍.癫痫等,个别患者反应较重,可发生脑疝或过敏性休克。上述

不良反应多发生在服药后~7天,持续~3天,也有少数患者在第1疗程结束后7~10天才出现反应。第疗程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减少且减轻。

.吡喹酮(praziquantel)本药可穿过囊尾蚴的囊壁,具有强烈杀死囊尾蚴的作用,疗效较阿苯达唑强而迅速,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且严重。当虫体大量死亡后可释放异体蛋白,引起强烈变态反应,尤其在脑囊尾蚴病患者中反应更为强烈,有发生脑疝的危险。根据不同类型囊尾蚴病可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治疗皮下肌肉型患者,成人总剂量为10mgkg,每天量分3次口服,连用3~5天为一疗程。经治疗后皮下结节逐渐缩小,1~个月内消失。囊尾蚴性假性肥大者,可重复1~个疗程。脑囊尾蚴病患者的治疗剂量与脑内囊尾蚴的部位及数量有关。通常治疗脑型患者,总剂量为00mg/kg.每天量分3次口服,连用10天为一疗程。若为多发性或弥漫性者同时伴有皮下肌肉囊尾蚴病、颅内压升高时,应谨慎应用,先进行眼底检查及颅内压测定,不宜过早用药。颅内压升高者先用地塞米松及甘露醇静脉滴注,降低颅内压.待眼底视神经乳头水肿明显好转后再运用吡喹酮小剂量治疗。间隔3~4个月重复1个疗程.通常需治疗~3个疗程。该法疗效较好,疗程结束后随访6个月约/3的患者癫痫停止发作,神经精神症状多得到控制及改善。但此药的缺点是不良反应太大,因其杀虫作用迅速,虫体死亡后,囊结周围的炎症反应和水肿明显加重,出现原有症状加剧.颅内压明显增高,甚至个别病例治疗后因发生脑疝而死亡,因此在运用该药的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注意颅内压的增高,在给药前应先测颅压,必要时先给予降颅内压的药物,有人主张同时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不良反应主要有头痛、恶心、呕吐、皮疹、精神异常等。少数可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心电图显示T波改变和期外收缩,一过性转氨酶升高。偶见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最近研究显示以上两药可联合应用治疗脑囊尾蚴病,可显著提高治愈率。

(二)对症治疗

对颅内压增高者,可先给予0%甘露醇50ml静脉滴注.加用地塞米松5~10mg,每天1次,连用3天后再行病原治疗,药物治疗期间应常规使用地塞米松和降颅内压药物.必要时应行颅脑开窗减压术或脑室分流术降低颅内压。发生过敏性休克时可用0.1%肾上腺素1mg皮下注射,儿童酌减,同时用氢化可的松00~mg加入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对癫痈发作频繁者,可酌量使用地西泮、异戊巴比妥钠及苯妥英钠等药物。

(三)手术治疗

脑囊尾蚴病患者,尤其第三第四脑室内囊尾蚴多为单个者应采用手术摘除。眼囊尾蚴病患者应予手术摘除眼内囊尾蚴,以免虫体被吡喹酮等药物杀死后引起全眼球炎而导致失明。皮下组织和肌肉囊尾蚴病发生部位表浅且数量不多时.也可采用手术摘除

预防

针对囊尾蚴病,应采取预防为主,预防、治疗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一)控制传染源

在流行区开展普查普治,彻底治疗猪带绦虫病患者.并对感染绦虫病的猪尽早行驱虫治疗,这是消灭传染源和预防囊尾蚴病发生的最根本措施。

(二)切断传播途径

猪带绦虫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需彻底切断人与猪之间的传播途径.加强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改变不良卫生习惯,不吃生的或未熟透的猪肉,不喝生水,饭前便后勤洗手,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强屠宰场的管理及卫生检疫制度,防止“米猪肉”流入市场,并加强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改善生猪的饲养方法,以彻底切断本病的传播途径。

内科学症状体征儿科学实践技能外科学妇产科学急症处理诊断学老年护理实践指南养老护理员基础护理技能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囊尾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