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紫秆病由植食性螨虫和弱寄生腐生菌共同作用引起,在水稻拔节孕穗期即可侵染显症。主要为害叶鞘,尤其是剑叶鞘和剑叶下叶鞘,致剑叶变*、叶鞘变褐色,结实率和千粒重明显降低。田间褐鞘大都始见于稻株抽穗后稻穗灌浆勾头之时,初现烟灰色散生、针头状的小褐点,随着小褐点数目的增加,色泽加深,叶鞘隐约可见边缘模糊不清的暗斑,终至叶鞘大部分甚至全部变褐,呈典型的"褐鞘"、"紫鞘"和"黑骨"病状。褐鞘斑面不表现病征,但剥开褐鞘,则可见其内壁亦变褐,表面散布着疏密不等的"粉尘状物"。用手提放大镜或双目镜检视,则可见此等粉尘状物实为螨类。褐鞘严重田块,常出现稻穗不勾头或半勾头,穗粒不实或半实,有的穗颈明显扭曲,这正是台湾所指的"不捻症"生产上应及早采取针对性措施,在水稻拔节期前后和抽穗期前后,结合防治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曲病等用药兼防兼治,必要时加药加强防治。水稻发生紫秆病会造成产量和米质不同程度下降,严重时可造成绝收。用药防治紫秆病方法:一是要杀螨,二是要灭以弱寄生性镰刀菌为主的腐生菌。后者相对简单,生产上适用于防治纹枯病和稻曲病的苯甲·丙环唑、戊唑醇等唑类杀菌剂和多种菌灵药可以使用。稻田常用药种中,兼有杀螨作用的药种极少,主要是阿维菌素,而且它对捕食螨的杀灭作用小。菊酯类农药也有杀螨作用,但因对捕食螨、寄生蜂等害虫天敌和水生生物危害大,多年前已在水稻田禁止使用。可以选用阿维菌素或阿维·茚虫威等含阿维菌素的混配剂防治稻纵卷叶螟,兼治螨虫,易感病田块阿维菌素纯药亩用量宜达到2克左右。用戊唑醇、氟环唑、戊唑·多菌灵、嘧菌酯等药防治纹枯病,兼防弱寄生性镰刀菌。到抽穗期前后,再次用阿维菌素防治稻纵卷叶螟,兼治螨虫,已有紫鞘发生的田块宜加用克螨特加强杀螨;用爱苗苯甲·丙环唑、丙环·嘧菌酯等药防治稻曲病,兼治弱寄生镰刀菌。(本文部分资料采用水清农场文章,作者:水清)
了解更多本群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