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寒冬,有些孩子动不动就嗓子哑、流鼻涕、咳嗽、发热等等,身为宝妈宝爸的你,是否常常因为孩子生病而感到心力交瘁?莫急,来这里和小编一起了解一下上呼吸道感染的相关知识,相信你以后能够对这些常见疾病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上呼吸道的急性感染,俗称“感冒”,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该病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根据主要感染部位的不同可诊断为急性鼻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
接下来我们先了解一下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及免疫的特点分别有哪些?千万不要小看这一部分内容哦,因为它才是理解和治疗疾病的基石。
小儿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免疫特点与小儿时期易患呼吸道疾病密切相关。呼吸系统以环状软骨下缘为界,分为上、下呼吸道。上呼吸道包括鼻、鼻窦、咽、咽鼓管、会厌及喉;下呼吸道包括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及肺泡。[解剖特点]
1.上呼吸道(1)鼻:鼻腔相对短小,鼻道狭窄。婴幼儿鼻黏膜柔嫩并富于血管,感染时黏膜肿胀,易造成堵塞,导致呼吸困难或张口呼吸。(2)鼻窦:儿童各鼻窦发育先后不同,新生儿上颌窦和筛窦极小,2岁以后迅速增大,至12岁才充分发育。额窦和蝶窦分別在2岁及4岁时才出现。因此,婴幼儿较少发生鼻窦炎。由于鼻窦黏膜与鼻腔黏膜相连续,鼻窦口相对大,故急性鼻炎常累及鼻窦,学龄前期儿童鼻窦炎并不少见。(3)鼻泪管和咽鼓管:婴幼儿鼻泪管短,开口接近于内眦部,且瓣膜发育不全,故鼻腔感染常易侵入结膜引起炎症。婴儿咽鼓管较宽,且直而短,呈水平位,故鼻咽炎时易致中耳炎。(4)咽部:咽部较狭窄且垂直。扁桃体包括腭扁桃体及咽扁桃体,腭扁桃体1岁末才逐渐增大,4-10岁发育达高峰,14-15岁时渐退化,故扁桃体炎常见于年长儿,婴儿则少见。咽扁桃体又称腺样体,6个月已发育,位于鼻咽顶部与后壁交界处,严重的腺样体肥大是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重要原因。(5)喉:以环状软骨下缘为标志。喉部呈漏斗形,喉腔较窄,声门狭小,软骨柔软,黏膜柔嫩而富有血管及淋巴组织,故轻微炎症即可引起声音嘶哑和吸气性呼吸困难。2.下呼吸道(1)气管、支气管:婴幼儿的气管、支气管较成人短且较狭窄,黏膜柔嫩,血管丰富,软骨柔软,因缺乏弹力组织而支撑作用差,因黏液腺分泌不足易致气道干燥,因纤毛运动较差而清除能力差。故婴幼儿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一旦感染则易于发生充血、水肿,导致呼吸道不畅。左主支气管细长,由气管向侧方伸出,而右主支气管短而粗,为气管直接延伸,故异物较易进入右主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平滑肌在生后5个月以前薄而少,3岁以后才明显发育,故小婴儿呼吸道梗阻主要是黏膜肿胀和分泌物堵塞引起。(2)肺:肺泡数量少且面积小,弹力组织发育较差,血管丰富,间质发育旺盛,致肺含血量多而含气量少,易于感染。感染时易致黏液阻塞,引起间质炎症、肺气肿和肺不张等。3.胸廓:婴幼儿胸廓较短,前后径相对较长,呈桶状;肋骨呈水平位,膈肌位置较高,胸腔小而肺脏相对较大;呼吸肌发育差。因此在呼吸时,肺的扩张受到限制,不能充分换气,故当肺部病变时,容易出现呼吸困难。[生理特点]
1.呼吸频率与节律:小儿呼吸频率快,年龄越小,频率越快。新生儿及生后数月的婴儿呼吸极不稳定,可出现深、浅呼吸交替,或呼吸节律不整、间歇、暂停等现象。2.呼吸型:婴幼儿呼吸肌发育不全,故小儿呼吸肌肌力弱,容易疲劳,易发生呼吸衰竭。婴幼儿为腹式呼吸,随年龄增长逐渐转化为胸腹式呼吸,7岁以后逐渐接近成人。3.呼吸功能特点:(1)肺活量:婴幼儿呼吸储备量较小,小儿发生呼吸障碍时,易发生呼吸衰竭。(2)气道阻力:由于气道管径细小,小儿气道阻力大于成人,因此小儿发生喘息的机会较多。随年龄增大,气道管径逐渐增大,从而阻力递减。[免疫特点]
小儿呼吸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均较差。如咳嗽反射及纤毛运动功能差,难以有效清除吸入的尘埃和异物颗粒。肺泡吞噬细胞功能不足,婴幼儿辅助性T细胞功能暂时性低下,分泌型IgA、IgG,尤其是IgG亚类含量低微。此外,乳铁蛋白、溶菌酶、干扰素及补体等的数量和活性不足,故易患呼吸道感染。那么现在我们就“上呼吸道感染的相关问题”开始进一步抽丝剥茧喽!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多数是病*感染,常见的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为鼻病*、呼吸道合胞病*、腺病*、流感病*、副流感病*和冠状病*等。但细菌感染和支原体感染也很多。在这里,依据个人经验,综合气候、症状特点、体格检查、病史、治疗效果等初次就诊容易获得的信息,介绍初步判断病原体的技巧。1.如果上呼吸道感染发病早期,就出现了流*鼻涕,尤其是味道很重的,个别伴有鼻腔破溃甚至疖肿,一般是细菌感染。而流清水样鼻涕,不发烧的可能根本没有感染,有中低度发烧的一般考虑病*感染。2.上呼吸道感染时,整个咽喉部粘膜,包括软腭、腭弓、扁桃体、咽后壁和侧壁都鲜红甚至紫红色,个别还能看到出血点,一般是细菌感染,尤其可能是链球菌感染,链球菌产生的溶血素,容易导致黏膜的潮红和出血。咽喉部黏膜充血不明显,颜色为红色或淡红色,或者粘膜充血部位局限,比如只是腭弓充血,即使软腭粘膜有出血点,也考虑是病*感染。3.扁桃体发炎肿大,出现脓点,一般是细菌感染。而扁桃体上有少量白色膜样分泌物,一般考虑是病*感染。扁桃体肿大明显,但未见脓点,整个咽部充血不是特别严重,但发热程度高,有可能是葡萄球菌引起的化脓性扁桃体炎早期,也要考虑为细菌感染,结合化验检查和其他信息进行初步判断。复发的化脓性扁桃体炎,症状往往越来越不典型,甚至完全没有发热,一定要仔细检查咽部体征。4.上呼吸道感染伴有耳朵流脓,考虑是细菌感染引起的中耳炎。5.上呼吸道感染同时,脸上、身上有疖肿,或者皮肤起水泡,水泡液为*色或者脓性液,一般考虑是细菌感染。6.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相对来说吃退热药后不容易快速退热,即使温度降下来,孩子精神状态依然不佳。本来中等度发烧2天,突然高烧,而没有出现其它新的症状,可能是细菌感染溃脓期。持续高热不退,很可能是有隐匿的化脓性病灶没有发现,一定要细心查体,尽全力找出病灶。病*感染引起的发热对退热药更敏感,退热后精神状态也比较好。用一种甚至交替使用两种退热药都无法将体温降至38度以下,可能是混合感染或者细菌感染溃脓期。7.上呼吸道感染同时,出现杨梅舌、细沙样皮疹等类似猩红热的表现而不典型者,首先考虑细菌感染。8.当地气温有大幅度上升,一般当日气温比前一天上升超过5℃,未来的一周之内发病儿童细菌感染的可能比较大。以往曾经得过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患者,在气温快速上升的时候,比较容易出现复发。而与之相反,气温日降幅超过5度以上时,支原体感染的可能性明显增加,尤其是冬季。9.血常规和临床症状、体格检查都不符合以上细菌感染特点,考虑为病*感染。病*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一般发烧不超过三天,个别五天,超过五天的很少,比如EB病*等。细菌感染得不到有效治疗,可以持续发烧。病*感染引起的发热,从发病开始计算时间。而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从使用有效的抗生素开始计算时间,一般72小时内退热。用药不超过72小时之内的反复高热,都是常见的。超出72个小时就要考虑细菌耐药、诊断有误等问题。医院看病时,如果短时间内仍有反复发热,请不要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也不要急着责怪医生哦,因为治病也需要一个过程,欲速则不达。怎么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呢?
(1)生活要有规律,保证孩子充足睡眠,适当的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加强体格锻炼;(2)经常通风。注意玩具、桌椅消*。注意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病患者,勤戴口罩。(3)流感流行季节,不要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去,尽量不要让孩子接触已感染的儿童和成人。(4)天气变化季节,加强护理,孩子穿着衣服冷暖要适宜。(5)平衡膳食,合理营养。营养摄入应多样性,吃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维生素、纤维的食物,饮水量要充足,少吃甜食、冷食,少喝饮料,控制油炸食物,做到营养均衡。但是也要注意一点,对反复感染的儿童不要长期、过分强调食物禁忌。(6)免疫增强剂。细菌溶解产物、转移因子、胸腺因子、肺炎疫苗等对部分患者有效。具体的使用原则,要由专业医生来判断。今天的知识就分享到这里啦,祝福宝宝们都能够健健康康地长大,也希望各位家长在陪伴孩子成长的同时能够将宝宝“上呼吸道感染”这件事情处理得更得心应手。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