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医治感冒责之于感受外来之邪,强调先宣肺解表。本文中以小青龙汤加减配合观音应梦散治病*性感冒,效果明显。
感冒是一种病*性疾病,对于病*性的疾病,西医是没有办法的,因为西医是对抗性的治疗,有细菌就杀细菌,有螺旋体就杀螺旋体,有癌症就杀癌细胞。
但是到了病*这个层次,目前还没有发现特效的药物,因此西药也只能缓解感冒的症状。然而中医对感冒的认识,则是责之于感受外来之邪,因此在治法上首先要宣肺解表。
如果是风寒束表,那就从张仲景的方子中间去找,如果是风热,那就从温病学中去找方子。无论是张仲景的麻*汤也好,桂枝汤也好,或者吴鞠通的银翘散也好,全部都是要解表宣透,这是最重要的原则。
对于病*性疾病,我们没有有效杀灭病*的方法,杀不死怎么办?中医的方法是不去杀它,而是通过扶正祛邪,把病*和病*的代谢产物排除到体外去。
实际上感冒初起千古第一方应该是葛洪的葱豉汤,一般来就诊的感冒病人,给他开这个方子,让病人自己煮葱豉汤,用湖南的浏阳豆豉,再加入葱白。喝了以后如果有发烧,有明显的流鼻涕、头痛、怕冷等症状,就盖上被子,出一身大汗就好了。
老年人不发烧的,喝了以后全身会慢慢的温暖。所以无论哪一种感冒、咳嗽初起,一定要用解表的方法,但现在我们往往不是这样做的,经常是用抗生素、止咳糖浆之类的药物。
这些药基本上都使得风寒郁闭在内而得不到宣发,尤其是抗生素,还使人的阳气被压抑,所以越拖时间越长,反复发作,最后不了了之,根本收不了场,这个时候小青龙汤是第一选择。
《伤寒论》中小青龙汤的原文是:“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这种咳嗽其病机是外寒内饮,其临床表现为咳嗽,咳吐泡沫清稀痰,喉咙不痛,口不渴,舌淡胖不干,苔薄白。
只要是这种情况,无论哪个阶段都可以选用小青龙汤。但是很多人都不喜欢用这个方子,或不屑于用这个方子,或是怕用这个方子,其实他们怕的无非就是麻*,实际上这是杞人忧天,不少医生平常用这个方子,麻*的剂量还要多用一点的。
小青龙汤加减方:麻*10g,桂枝10g,细辛5g,干姜10g,半夏15g,白芍10g,五味子5g,炙甘草10g,杏仁10g,地龙30g。
在本病的诊断中,除了望病人的痰非常重要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看咽喉,周贻谋教授曾说:“症之有假,辨于脉;脉之有假,辨于舌;舌之有假,辨于咽喉。”
就是说病人所讲述的症状时常是假象和真象混杂在一起,尤其碰到一些年纪大的人,啰啰嗦嗦从十几年前讲起,让我们无所适从,这时就要通过辨脉来判断。然而脉象毕竟是凭个人体会而看不到的东西,经常有假,所以要辨于舌。
舌象是很直观的,所以温病学家特别重视看舌,不仅温病学家,凡是有经验的中医临床家,无不重视看舌,因为舌头能够表达真相。还有一个重要的就是咽喉,人体的咽喉更是不说假话的。
一般来说,小青龙汤证的咽喉一定不能是红的,而应该是淡白的,或是有水肿的,这是应用小青龙汤一个很好的依据。
小青龙汤的方解大家都很熟,就不多说了,这里讲一下加减法。此方中常加入杏仁、地龙,为什么加地龙呢?
因为小青龙主要是为水寒射肺或外寒内饮而设,而咳嗽、呕吐这类情况,多是气逆于上,肺气不降,方中桂枝、麻*、细辛、干姜全是辛散之药,其性向上,因此加入杏仁、地龙,使得肺气的升降机制得到更好的调节,一升一降才能够使肺的功能正常化。
地龙这味药很好用,《中医杂志》上曾经讨论过它的功效,其功效之一就是治疗支气管相关的疾病,可以平喘,其性向下,其质柔韧,与杏仁相配,能够制约麻桂的刚烈,麻*能够升压,地龙可以降压,如果患者血压过高,大便不稀,地龙可以用到50g。
即使心率不齐,或者心动过速,也不必忌麻*,加大量苍术即可,即使血压高,也不必忌麻*,加大量地龙即可,根据一些老中医的经验,麻*与苍术或地龙的剂量之比可为一比五,即用10g的麻*,则配50g苍术或50g地龙。
只是有严重的心脏病时,麻*须慎用,可以去原方中的麻*,加附子10g,但出现房颤或高血压危象时,麻*断不可用。药书上虽然说附子与半夏相反,但很多临床使用证明并无任何副作用。
如果患者原属“火体”,或感受风热之邪,出现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用大量抗生素之后,咽喉不红不痛,痰*转为清稀,久咳不愈,可以加桑白皮10g,地骨皮10g,或者*芩之类,以防止肺中伏火被温药诱发。
此方在临床应用疗效甚佳,但反复感冒,咳嗽久而不愈,往往有元气受伤,寒热夹杂,有时小青龙汤往往不能胜任。彭崇让曾推荐一方,叫做观音应梦散。
这个方子主要用于咳嗽的收尾,凡是久咳不愈,用药混乱,反反复复,已经无法可辨的,患者每日咳嗽几声,别无不适,然而一旦稍受风寒,则咳嗽又起,老人小孩尤其如此,这个时候要大力的扶协元气,使用此方,疗效甚好。
方子非常简单,三味药,一是*参,我们现在可以用西洋参或高丽参,另外就是生姜和蜂蜜。
因为久咳肺气必虚,所以用西洋参或高丽参雄厚的力量来恢复肺气,用生姜散寒止咳,用蜂蜜润燥止咳,生姜得蜂蜜则温而不燥,蜂蜜得生姜则润而不涩,参得姜之温散、蜜之甘润。
则补虚而不留邪,益气而不伤阴,对于外感咳嗽后期,迟迟不愈,或反复感冒咳嗽,寒热错杂、虚实夹杂,干咳无痰或少痰,倦怠少气,扶正祛邪两难者,每每有效。
因为方子简单,所以还有很多加减的余地,如大便秘结可以加玉竹以润肺止咳通便,咳嗽微喘可以加核桃肉补肾纳气,痰多胸闷可以加陈皮、金橘饼宽胸理气化痰。
而且这个方子又是个极好的食疗方,特别是对于不肯吃药的小孩子,尤为适宜。
观音应梦散:*参50g,生姜g,蜂蜜g。或将*参改作西洋参15g。
病案
刘某,男,60岁,年11月初诊。患者反复感冒咳嗽三个月,初期疏于治疗,到严重时又杂乱服药,服过各种抗生素、止咳糖浆之类,时好时坏,未曾歇止。
就诊前几日,咳至通宵不眠,阵阵畏寒,咽喉突发奇痒时,即气促咳嗽,牵引胸背疼痛,干咳无痰,偶尔咳出少量清稀泡沫,咽喉不红不痛,饮食尚可,大便干结,小便清长,舌淡,脉缓,工作压力大,精神极度疲乏。
处方:麻*10g,桂枝10g,炙甘草10g,细辛5g,干姜10g,半夏10g,白芍10g,五味子10g,牛蒡子10g,射干10g。
服上方五剂后,阵阵畏寒消失,咳嗽、咽痒、胸背疼痛均减轻,遂停药。一周后又咳嗽,证候同前,经透视、X片及CT检查,左肺下部有感染,医院CT室主任认为是病*性感冒迁延所致。
查其舌淡,咽喉不红,脉缓,患者仍诉咽干,疲乏,咳引胸背疼痛,大便干结。乃以观音应梦散加减:西洋参15g,生姜g,蜂蜜g,核桃肉30g。7剂,煎汤代茶饮,频服。一周后痊愈。
这个方子实际是为久咳不愈而设计的,对于病*性感冒,特别是反复治疗不愈,抵抗力大大下降的这一类病*性感冒,是一个极好的方子,非常符合中医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