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之所以被人们尊崇为医圣,就在于他创制了中医辨证治疗疾病的准绳。就是不管什么病(不管是温病还是伤寒,不管是寒疫还是瘟疫)先分病性(阴阳),再定病位(表中里);就像瞄准镜的十字坐标线一样,病性就相当于竖线,病位就相当于横线,横竖有一个唯一的交叉点,这大大提高了辨病辨证的准确性。
辨证论治、阴阳理乃中医方家“治病之宗”
在病性、病位都确定下来的大框架内,再根据具体病人的具体临床症状辨证论治。事实证明,这种辨证论治的方法针对性很强,效率很高,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年肆虐全国的非典、年传播的新冠肺炎,均是遵循了张仲景的治则才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不仅如此,其他诸疾病,只要是按照这个法则辨证论治,均能获得显著的疗效,否则反之。
当然,也可以运用其它辨证方法来思考,因为临证疾病是复杂多变的,但只要遵循中医规律,谨遵阴阳五行理论,都是可以达到理想效果的。
方药可以不同,但中医基本理论和辨证论治的法则是一致的,中医不管是何家何派,必须统一到阴阳理上,因为阴阳理是天地自然不易之道。《*帝内经·素问·阴阳别论》中的原话“谨熟阴阳,无与众谋”即可为证。
疫病不是一般疾病,也不会按照一般疾病发展和演变,但是仍然在阴阳理论框架内;此外,具体患病的人也有具体的阴阳偏性,在具体治疗的时候每次处方都是截取的整个疾病的时空片段(也就是此时此地具体病人的阴阳状态)进行辨证治疗的。
随着时空的变化(病人身体状态随着治疗和天时的变化而发生的变化),方药也应顺势变化,这样才能取得最佳治疗效果。我们中医治病的手段是用药物的偏性合到具有偏性的人体上,最终让人体最大化地恢复中和之性,从而发挥最大的自我纠偏和维稳能力来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
从《伤寒论》中论“温病”属于广义“伤寒”并适用六病辨证
六病辨证(六经辨证)是《伤寒杂病论》中的辨证方法,根据新型冠状病*肺炎产生的时间、流行的季节特点以及传染性,整体可遵循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来防治。
《伤寒杂病论·序》中谈及:“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从序言中可以看出,该书是一部防治流行性传染病等外感病及内科杂病的中医经典著作。
《伤寒杂病论》中所指“伤寒”范围很广,在《难经?五十八难》有这样的论述:“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即将狭义伤寒和温病等概都囊括在《伤寒杂病论》的广义“伤寒”之中了。
在《伤寒杂病论·伤寒例》中,既有关于狭义伤寒的论述也有关于温病的论述。如关于狭义伤寒的论述:“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关于温病的论述:“气不当至而至,初冬乃大寒,燥以内收,其气伏于厥阴,冬至后,天应寒而反温,发为温病,名曰冬温”、“春秋病温,此其常,冬时病温,此其变。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蓄其气,及时不病,至春乃发,名曰大温。此由冬不藏精,气失其正,春时阳气外发,二气相搏为病则重,医又不晓病源为治,乃误尸气流传,遂以成疫”,而这里的伤寒与温病均属于《伤寒杂病论》广义“伤寒”的范畴,指的都是烈性的传染病。
新冠肺炎可以遵循“六病辨证”的法理论治
同时,《伤寒杂病论》又是以人为本、治疗内科杂病的典范,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因此,新冠肺炎,可以遵循六病辨证论治。现简要分析如下:
1.疫情初起阶段,病邪初起,正邪斗争于表,故正邪斗争剧烈,辨证要点为:恶寒发热,脉浮,身体疼痛,阳气不虚,精神尚可。此阶段症状多见恶寒怕冷、四肢酸困疼痛、乏力困倦、恶寒发热并见、脉浮或紧(可见浮数、浮滑、浮紧、沉紧,沉细)等脉象。
如果患者平素体格壮实,面色红润,双眼有神,手脚温和,所发症状以周身肌肉酸痛,肩背酸困,四肢酸痛,昏昏沉沉,浑身无力,目赤,头痛,舌苔淡红薄白,脉浮滑或者浮紧之类者,可从太阳病论治。
如果患者平素体质较弱,阳气不足之人,又感受外邪(包括外来疫*),症见:怕冷、手脚冰凉,面色晦暗或青暗或略显晄白而虚浮,精神一般或精神不振、神衰萎靡,言语低弱无力者,伴见身体四肢酸重疼痛,恶寒怕冷,发热,面部浮红无根,咳嗽脉浮紧或者沉紧者,不仅年老体弱者可以出现,某些幼儿、成年人也易出现,可从少阴病论治。
2.实则阳明,虚则太阴,疾病逐渐由表入里,因于病人体质的阴阳属性不同,故而表现亦各不相同:
如果体质壮实阳气充盛之人,邪气入里,若身发高热,烦渴欲饮,咳嗽喘急,汗出多,怕热不恶寒,手脚温和,二便不通,脘腹胀满,精神可等表现者。可从阳明病论治。
如果体质虚弱,阳气不足的虚寒证,病已入里,多见精神不振,阳气衰微、手脚逆冷、面色晦暗无泽、大便溏薄甚至完谷不化等表现,可从太阴病论治。
3.若病情处于半表半里的中部之病位,变现为既有表之表现,又有里之表现,或者病邪既非在表亦非在里者,从中论治。
如果病人表现为:口苦、咽干、头晕、咽痛,食欲不振,胸胁胀满,脘痞,发热怕冷交替出现,身体关节酸痛,此时治疗法则为“和解”,目的,仍旧是“疏解郁滞扶正祛邪”,给邪气以出路,此时可从半表半里的阳证,即少阳病论治,多因治疗之后疾病传变而产生或初期即表现为少阳病的症状,适合于病邪未在表,亦未完全入里,正邪斗争剧烈,而阳气尚可的患者。
如果病人表现为:烦渴,烦躁,手脚凉,间断发热,咳喘,咽喉疼痛,胃脘嘈杂不适,面色浮红或晦暗,甚或腹泻下利等,此时可从半表半里的阴证,也即厥阴病来论治。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