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真男人”的规训,无形中剥夺了多少孩子们“成为一个好人”的可能。
近来,每当有侵害女性的事件发生,或有男性在亲密关系中压制、操纵和折磨女性时,微博上就会重复一种类似的争论:一部分人出于对女性当事人遭遇的同情和结构性不平等的愤慨,认为所有男性都应为此承担责任,并把这总结为“男性原罪论”;一部分被“圈”进去的男性,便对此表达不满,认为自己并非直接加害者,凭什么要为此承担骂名和责任?我认为,“男性原罪论”这个名字可能并不准确,因为指责的目标并非是生理性别为男的个体,而是相当一部分男性所“共享”的一种价值观。所以,更好的总结可能是“男性气质”——更准确地说,是“有*的男性气质”。图/Pinterest什么是“有*的男性气质”,它又是如何影响我们每一个人的呢?“要有个男人样子”很难给这种气质下一个准确、简短又概括性强的定义,最贴近于自身体验的一种说法,大概是许多男孩在成长至成年人的过程中,接受过的“要有个男人样子”的规训:不可以哭,不可以表现脆弱;要豪爽、粗糙,不能温柔、细腻;要以强硬为傲,为美;要学会用拳头和暴力解决问题,无论是肢体的、语言的还是精神的。图《爆裂鼓手》想通为何会男性会被期待拥有这种气质,并不算困难:在传统的男权社会中,男性通常承担着在一个家庭中赚取收入的职责,并扮演各种社会角色,而女性的“天职”则是顾家和育儿。在法律尚不完善,社会保障系统尚不健全甚至还不存在的当时,要在职业、事业和社会角色中获得成功,身体与意志上的“强壮”、“凶狠”是必不可少的。而在家庭中,为了让下一代男性也能尽可能“出类拔萃”地完成同样的职责,这种气质和期待就必须被从小灌输进男孩们的心中。同时,整个男权社会通过“垄断”有利于在社会中生存的气质,及气质传递,固化着男性主导的社会分工,将女性禁锢在家庭中。因此,“有*的男性气质”往往还带着许多对女性的糟糕认知:不够强壮、聪明、果断,因此不能完成某些工作、学好一些学科;女性是“资源”和“附属”,而非具备独立人格的个体……总结一下,“有*的男性气质”,就是在通行丛林法则的环境中,通过欺压来保持地位的主流族群为了将自己占优的现状维持下去所创造的。随着时代的前进,世界范围内的女性都在争取着愈发广泛、深入的平等,打破了家门外男性自我实现的垄断;“丛林法则”也在各个层面上被逐渐抵制,蛮横与强势不再被视为优势,而成为一个人沟通、合作、倾听和表达的障碍。但是,在女性争取平等的同时,对男孩、男性的教育与讨论却没有跟上来,“阳刚气”的规训依然被惯性地灌输在许多男孩身上。当他们渐渐发现自己的“阳刚”不再有用武之地,无法换取其他人发自内心的尊重时,就很容易将这种挫败感归咎于争取平等的女性,和相关的价值观上。美国男孩心中的“理想男人”形象倒退比如,比较一下每次进入公共视野的“出轨”事件,无论当事人是明星、企业家还是普通人,男方与女方所受到的责难往往是天差地别的。如果“过错”在女方,那么在不考虑可能存在的许多复杂前提情况下(如家暴,或双方间严重的权力不平衡),羞辱会立刻灌满所有相关内容的评论区,这些羞辱也会被压缩为梗、玩笑和meme,用来羞辱之后处于相同境况的其他女性,而当同样的“过错”发生在男性当事人一方时,指责当然也会存在,但在数量和严苛程度上远达不到同一个级别。注:meme,现指一个有趣的东西(如加上字幕的图片或影片)或一个在网络上(特别是社交媒体上)被广泛转载的东西。这种羞辱最极端的表现形式,就是我们常常看到的,男方因无法接受女方的“不忠”,而将对方重伤或杀害的社会新闻。对此,媒体人陈迪老师曾评价,他们之所以明知自己无法逃脱法律制裁但仍要进行暴力犯罪,就是因为长久以来,他们浸润在将女性视作资源的观念里,无法接受对方的“不忠”对自我的尊严“致命性”的伤害。更糟糕的是,一部分被指控、证实有性骚扰行为的男性,还会利用“男性气质”中矮化女性的部分挽救自己的声誉:他们知道,自己有相当多的男性同侪并不把这些视为侵害,最具“男性气质”的赢家,会“感同身受”地为自己开脱。所以,你才会在许多女性受害者的发声内容下见到那么多攻击,从鸡蛋里挑骨头地寻找受害者的问题,到直白的辱骂——这当中能够细究出许多厌女的文化与逻辑,但它们背后的共同出发点,少不了对这个“赢家”位置的钦佩和向往。不过,他们也会偶尔感到男性气质文化的不合时宜,以及它对他人和自己的伤害。所以,许多人会通过在线上寻找同类,结成小团体,并构建回音室的方式来“抵御”这种怀疑。这有点像中学时,班上几个总是结伙欺负人的男同学,从力量上来说,他们可能并不需要拉帮结伙,但每个人的心里,都还有那么小小一个“这是不好的、不对的”的苗头,需要在小团伙中互相肯定才能暂时打消。图/s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