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发生了太多不可预见的新闻事件,以至于连《牛津英语词典》都无法像往年一样评出一个年度词汇,而是列出了一个词汇表。
这是变化的一年,环境的不确定性促使大量新的词汇在今年涌现,其背后是新趋势、新行业、新生活方式、新潮流的涌现。这些新事物,改变了。
资料图:武汉汉口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中新社记者张畅摄
新型冠状病毒
作为年的不速之客,新型冠状病毒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改变了人们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这种不俗而至的病毒,猝不及防地打乱世界的秩序,迫使人类采取一切措施,来应对其对人体的入侵。
潜伏期长、传播途径多、传染性强,很多人都已见识过它的狡猾。虽然拥有智慧和经验的人类很快想出种种方法,在这场危机中占得先机。然而,在灾难面前,我们不得不再次审视以及警醒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真的无所不能吗?人类可以脱离大自然吗?这场疫情告诉我们,恐怕不能。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
资料图:图为京港澳高速公路武汉西收费站工作人员等待”解封“时刻。张畅摄
逆行者
这场疫情也告诉我们,“团结一心”的重要性。1月23日,武汉关闭离汉通道。4月8日,武汉“解封”。这中间的76天,可能是武汉人乃至全国人经历过的最漫长的76天。
一天一更新的疫情数据,网络空间的热议,都在传递着明天的不确定性。在这种不确定中,有一群人改变了疫情的走向,他们是钟南山院士、张伯礼院士,是骑车三天两夜回武汉上班的甘如意医生,是搭建起医护人员后勤保障线的“摆渡人”,是奔波于社区的“药袋哥”,是千里送菜的爱心农民,也是驰援武汉的全体医务人员。
在年,他们有个共同的称呼“逆行者”。挺身而出,侠之大者。这些逆着人群行走的人,才是改变世界的英雄。
资料图:医院的医护人员向治愈患者挥手告别。中新社记者安源摄
云监工
同样改变世界的还有年的网友们,虽然担忧恐惧,但很多人仍怀有一腔热血。虽然不能冲在一线,但他们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发挥众筹智慧,用特殊的方式守望相助。
比如在线观看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现场24小时直播,医院建设进程,也就是“云监工”。
比如在网上下单,给医院匿名寄物资,这些订单都没有注明准确的收件人,只写着“请交给任何医务人员”。
比如在网上对陶勇医生被砍事件声援,对“杭州女子失踪案”提供分析,对“快递柜收费”一事发出观点等等,诸多社会热点中都有他们的身影。
资料图:图为1月31日,医院施工现场。中新社发黄文瑞摄
居家隔离、远程办公、网课
而疫情对于人们生活最大的改变,是将“云”字带到了各个角落。不只有云监工,还有云医疗、云展览、云课堂、云诉讼……大家习以为常的社交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被破坏,一种新的规则得以诞生。
为阻断病毒的传播,人们必须遵守疫情防控的各类措施,居家隔离或集中隔离,14天成为一个新的度量单位。为了减少返岗办公的交叉感染风险,远程办公也逐渐成为潮流。
3月19日,在上海市长宁区的“集中留验点”,工作人员引导入境人员进行核酸测试。中新社记者殷立勤摄
客厅舞狮子、鱼缸钓鱼、视频打牌……从宅在家的自娱自乐到复工后的花式居家办公,很多人都将“苦中作乐”的精神发挥到极致。
对于不得不在家上网课的学生来说,并不意味着就放松了,在家也要穿校服、作息时间和在学校相同,有的还自备上下课铃,上网课也有满满的仪式感。
资料图:图为教师通过线上平台远程“云监考”。武钢三中供图
口罩、核酸检测、健康码
年,人们的生活还增加了三件必不可少的东西,口罩、核酸检测和健康码。
疫情初期,口罩“一罩难求”的情形还让人记忆犹新。如今,口罩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标配,口罩文明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很多人还发现了戴口罩的其他好处,譬如不用化妆了、遇见不熟的人不用做表情管理了、不怕被认出了等等。
点击进入下一页资料图:9月1日,重庆市大渡口区双山实验小学的学生们戴着口罩有序进入校园。中新社记者陈超摄
作为新冠病毒感染确诊的金标准,很多人也都清楚了核酸检测的流程,医院的核酸检测能力和速度都是“杠杠的”。
人们出行的标配则是健康码,“一码通行”让复工复产更加科学有序,这也是中国抗疫进程中的一个创新发明。
资料图:11月21日,天津市滨海新区居民在天津开发区第二运动场检测点进行核酸检测。中新社记者佟郁摄
直播带货、消费券
今年,新的解决方案也在出现。自2月起,越来越多企业复工复产。但受疫情影响,线下顾客大幅减少,库存积压商品滞销。这时,直播带货展现独特优势。
它不仅拯救了众多柜姐、销售员的工作,还吸引了CEO带货主播天团,甚至县长和市长们也开始走进直播间,帮助农产品拓宽销售渠道,助力农民增收。但与此同时,直播带货中产品造假、虚假宣传、流量造假等乱象也亟待规范。
与消费有关的还有消费券,为振兴消费,全国多地都发放消费券,涵盖餐饮、文旅、智能产品等多个领域。吃饭、看电影、逛街、点外卖,很多人都从中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
资料图:南京支教大学生“直播带货”。泱波摄
天问一号、嫦娥五号
在纷争和挑战之外,年同样是收获的一年。7月23日,天问一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资料图:7月23日12时41分,中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骆云飞摄
11月24日,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文昌航天发射场顺利升空。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着陆地球。
从月球到火星,我国深空探测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也代表着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有网友激动留言,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也有网友从名字的角度解析,称起名只服中国航天。探月工程叫“嫦娥”,中继卫星叫“鹊桥”,月球车叫“玉兔”,火箭叫“长征”,宇宙飞船叫“神舟”,空间站叫“天宫”,太阳探测器叫“夸父”,暗物质探测器叫“悟空”,量子卫星叫“墨子”,导航卫星叫“北斗”,我们正一步步把神话变成现实,这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
北京时间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李淑姮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供图
民法典
对于中国的法治进程而言,今年最新的成果应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7编、84章、款条文、超10万字内容,从生老病死到衣食住行,民法典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堪称一部“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其中,防高空抛物、住宅建设用地期满可自动续期、增加规定“居住权”、规定房屋承租人的优先承租权等受到了网友的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