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秋雨一场寒,迎来了秋老虎,接下来又到了宝宝容易感冒生病的季节了,而一旦发生了呼吸道感染,如果还伴随咳嗽,那简直是病在娃身,痛在妈心。医院,虽然医生会帮宝宝看病治疗,但其实很多问题医生来不及也没办法面面俱到的解释给每个妈妈。
所以今天我们就给妈妈们总结了一些关于宝宝咳嗽的小知识
首先可以先区分一下宝宝的咳嗽类型
咳嗽一般被归纳分类出两种类型,一种是内伤性咳嗽,一种是外感咳嗽。
内伤咳嗽多为久咳、反复发作的咳嗽,病情缓慢,多因脾,肺,肾虚所致。
外感咳嗽常伴有感冒,一般发病急,病程短,多因风、寒、热、燥等外邪侵袭所致。
外感咳嗽可以观察宝宝的舌苔,又可以细分为风寒和风热两种咳嗽:
舌苔发白,咳嗽的痰也较稀、白黏,呈泡沫状,并伴有鼻塞流涕,头痛等症状,属于风寒咳嗽;
舌苔是黄、红,则是风热咳嗽,说明孩子内热较大,咳嗽的痰黄、稠、不易咳出,并有咽干疼痛,口渴,常还伴有发热,头晕头痛。
另外还有两种例外的情况:
1、宝宝突然咳嗽的很厉害,并且呼吸困难,脸色紫红,可能是异物堵住了气管,医院就医。
2、还有一种就是过敏性咳嗽了,若检查是过敏性咳嗽应配合抗过敏治疗,如果是这种情况,在用药前需要查过敏原,否则会非常危险。
各种给药方式的区别和效果
说完了咳嗽类型,我们就不得不提到给药方式了,这也是妈妈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了,很多妈妈都对静脉滴注(也就是俗称的挂吊针)心怀疑虑,而口服药物对很多小宝宝来说是挺困难的事儿,近两年来雾化的使用越来越多,所以我们非常客观、科学、认真的给大家说明一下这三种给药方式的区别和效果!
宝宝咳嗽常用的治疗方法分别有口服药物、静脉滴注、雾化,那么哪种方法才是对宝宝来说最安全有效呢?我们用几张简单明了图片来说明
首先,口服给药;口服给药途径起效较慢,范围较广,而且选择性和种类较多(我这里只能举一些最有代表性的药的例子了),一般分为止咳药和祛痰药:
止咳药分为中枢性镇咳药、末梢性镇咳药和平喘镇咳药等。。。如磷酸可待因、右美沙芬、福尔可定、麻黄碱等,但是这些由于通过神经系统,所以婴幼儿一般不主张用,对少数剧烈咳嗽或伴有胸痛和高张性气胸的咳嗽患儿可用这类药。
祛痰药有刺激性祛痰药、粘液溶解剂和粘液调节剂,如氯化铵、乙酰半胱氨酸、溴己新和盐酸氨溴索等,但这些药物不宜剂量过大,对患有支气管哮喘的宝宝也不太适用。
所以口服给药一定要对症下药,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保证安全。
口服药物发生效果的途径
静脉滴注:
很多妈妈都很怕给宝宝输液,输液不是像说的那么可怕,但确实也不是一生病就必要。
大部分时候,输液输的主要是抗生素,一般是把抗生素溶在葡萄糖或者盐水里面输给患者,一些缓解症状的药物也可以溶在里面,比如退热药、止咳药等,但抗生素是输液的主要药物。但是较严重的细菌感染(比如扁桃体发炎,肺炎等)、脱水、哮喘或一些紧急性疾病发作和皮肤过敏时,需要配合输液比较好,一般的较轻病毒性感冒和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可以让宝宝按时吃药,多喝水多休息就好了。
长期依赖输液来治疗会导致宝宝的肝肾损伤或者产生耐药性,所以在医生指导下能够选择口服或输液的话可以先选择吃药,再观察几天比较安全。
静脉滴注药物产生效果的途径
雾化:雾化吸入疗法是用雾化的装置将药物分散成微小的雾滴或微粒,使其悬浮于气体中,并进入呼吸道及肺内,达到洁净气道,湿化气道,局部治疗及全身治疗的目的。雾化吸入适用于哮喘、急性喉炎、上呼吸道感染、支原体肺炎。雾化吸入疗法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与口服法相比具有用药剂量小、见效快、副作用少和使用方便等优点且疗效显著,呼吸道局部药物浓度高,可避免或减少全身使用激素。只是相对口服和输液来说操作复杂:
1.雾化时宝宝应处于坐位,半坐位或侧卧位子,尽量避免仰卧位,妈妈手持雾化器时,应保持其垂直向上。以确保有雾气出来。面罩应离宝宝口鼻10cm左右不可紧紧压住口鼻以免出现窒息等意外。吸气时用口深吸气,呼气时用鼻子出气。
2.每次雾化时间约15分钟。
3.雾化结束后记得漱口洗脸
雾化的药物如何选择呢?一般上呼吸道感染,宝宝咳嗽厉害影响睡眠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雾化吸入生理盐水,来保持呼吸道湿润、减少刺激引发的咳嗽。
如果痰多而且粘稠、不易咳出,可以使用化痰药,如乙酰半胱氨酸,或者支气管扩张药,如沙丁胺醇,必要时也可能用到消炎的激素成分,如布地奈德,还可以联合用药,保证用药的安全性和效果,对宝宝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具体的用药还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雾化治疗产生效果的途径
但总的来说,咳嗽也并不是一种病,咳嗽是人体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的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宝宝有一点咳嗽的时候,妈妈不要太紧张,不要着急用药,让宝宝多喝点水,多休息,轻轻拍拍宝宝的背部,有助于宝宝通过咳嗽清除分泌物和异物。食疗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如内伤咳嗽可多吃调理脾胃、补肾、补肺气的食物;风寒咳嗽可多吃温热、化痰止咳的实物;风热咳嗽清肺、化痰止咳的食物。病情恶化记得及时就医哦。
最后希望每个宝宝都能少生病,让妈妈少担心。